(营口之窗“生活随笔”)猜花草过“端午”
作者/陈巨
端午的来历众说纷纭,在浙江会稽说是纪念曹娥的,在山西说是纪念介子推的,在道教的风俗上是祭奠“地腊”的,在吴楚两地说是纪念伍子胥的,也有说是祭奠龙的节日等说法不一。但是,流传最广的说法纪念屈原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东北人过“端午”,还是多年的老传统,吃粽子、吃鸡蛋、门旁插艾蒿、小孩大人手膊脚膊系五彩线等就算过“端午”了。其实对“端午”妙趣横生的枝节知之甚少。
端午节是华夏民间节日,古时候,人们在节日当天不仅插艾蒿、吃粽子,还要玩妙趣横生的游戏。如:斗百草。
斗百草,是以花卉为主题的游戏。最早谈到“斗百草游戏”的,是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唐代韩鄂“岁华纪丽”也称: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这说明,插艾蒿、斗百草是由端午采药防疫病患衍化而来。
起初,斗百草多为你我互比采集花卉谁的多谁的好看。唐代王建“宫词”曰:“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它生动地反映出游戏的浓浓的趣味场面。宋代晏殊一首描写“破阵子”云:巧笑东邻女伴,采香径里蓬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把斗花草获胜的喜悦描绘得淋漓尽致。
到了清代:端午节对花名比较盛行。看过“红楼梦”的知道,第六十二回有记述:“外面芳官、豆官、蕊官、香菱和小螺等几个人,满园逛了一圈,个个采了些花草回来,兜着坐在花草堆里斗花草。看,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个又说:我有美人蕉。那个又说:我有星星翠。这个又说:我有月月红。那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这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枇杷果。豆官便说:我有姐妹花。众人没了,香菱便说:我有……没的说了…….”。从中看出,要把花名对的工整贴切,必须知识面宽泛,才思敏捷,口齿伶俐。
今天,斗百草文化习俗在江南一代仍流行。趣味盎然,健康有益,更只得我们借见。
其实,东北人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吃鸡蛋、插艾蒿和系五彩线外,端午节前后家人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到公园、花卉园、花卉市场或大自然赏花草,玩猜花草名等游戏。大人问,孩子猜;孩子问,大人猜。既让孩子大人学到了花草知识,又领略了花草的美丽。
(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
供稿作者:陈巨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上一篇:又是一个端午——周军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