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之窗网(我要分享“营口故事”)《这片多情的土地》
——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5周年
作者:江笑娟
2008年10月8日 我班高中同学正好都退休啦 ,就自动组织回我们下乡的地方 ——复县长兴岛,我们的第二故乡,让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这一年正是我们下乡40周年 。
刚踏上这片多情的土地 ,我眼前一亮 ,首先是六八年我们下乡时的那段水路 摆渡船不见了 ,代之而起的是气势宏伟的斜拉大桥 ,汽车从大桥上平稳驶过多么便捷呀 !来到岛上更是让你心旷神怡 。美丽的海滨浴场、公园、高尔夫球场、狩猎场、新修的万米”长城”、环海大道、山坡上的别墅、度假村、新建的工厂、楼房还有港口。修路的爆破声 ,推土机的马达声,奠基仪式的欢笑声,为辽宁5点 一线的建设奏响了新的乐章 。这美丽壮观的景象 与我们下乡时简直是两个世界 。这里的农民都过上了城镇化的生活 。看到此情此景我真为他们高兴 。
第二天,我们分别到各自插队的村去寻找我们曾经住过的青年点儿和还健在的社员 。我和其他三个同学去了山西坡村。面包车穿过小路,四周显得有些荒凉 。经打听得知这个村刚动迁。据说在此地要建公园 。山西坡村有一座岛上最高的山 ,宏伟壮观的大孤山 。原二小队的保管员李振声还没搬走,他说青年点儿已经扒了。他领我们到青年点儿的原址站了站,这地方就是我第二故乡的家 ,我曾经生活了四年的家 。我情不自禁的抓起一把土 ,千头万绪涌上心头 ……。
1968年9月26日 我们积极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背起行李,手捧毛主席画像和语录本坐着火车来到长兴岛横山公社 ,我被分配到山西坡大队 。在学校就听说山西坡大队是全岛最高的地势 ,吃水很困难 ,当地流传顺口溜 “山西坡, 山西坡,出门就登坡 ,吃水用驴驮 ”。生产队喂牲口的水是用驴驮着两个木水桶运水,老百姓吃水还是靠人挑 。全大队只有四小队,有一眼井常年有水,并且水很浅。其余三个小队各有一眼很深的井,站在上面看井水,就像一面小镜子 。
十月正是秋收季节 。俗话说三春不如一秋忙 ,真的是这样 。我们小队主要种苞米,地瓜, 大豆等。一半儿是梯田,山沟里长着棉槐刺槐 。那时种地完全靠人工拼体力 。清晨带露水用镰刀割苞米豆子等 ,用马车拉回场院 ,大家围坐一圈儿用手扒苞米皮。夜幕降临 ,趁月亮地儿装仓垛垛,用脱粒机脱粒,用木板锹扬长,再装麻袋过秤交公粮,剩下的按人口给社员分口粮留种子 。地瓜是用牛拉犁铧翻出就地分给社员 。社员每家炕下面都有地瓜窖,或在炕上靠墙垒一个围墙装地瓜 ,这样储存的地瓜可以吃一年 。因坡路难行 我们一直挑到天黑 ,社员就帮着我们挑,我们的肩膀都磨肿了 。
冬天就跟社员到山坡割棉槐卖或编筐,去山沟里劈刺槐枝用来分给社员当柴火烧。在肩上拖着长长的大捆树枝有近百斤 ,爬上山坡的羊肠小道上,望着深深的谷底,不小心就有滑下去的危险,吓的我们直喊“妈”。以前光听说农民背朝蓝天 面朝黄土,汗珠掉地摔八瓣,现在才亲身体验到他们的辛苦 。
转眼春节快到了 ,这时三小队发生了一件震惊岛内外的不幸事件。一天黄昏时分很冷,我们二队社员刚从山上拖树回村 ,就听说三队我们的副点长葛洪庄同学在挖垫圈土休息时,坐在挖空的冻土下 ,上面很厚的冻土塌下来 把他埋在土里 .我们赶紧跑去与社员从土中将他扒出 ,社员用门板当担架 ,翻过崎岖的山坡,沿着羊肠小路将他抬到十多里以外的医院,到医院人已断气。三队的另一名男生韩义有被此情景吓出了精神病, 后来将他送回营口治疗 。噩耗传来,岛内外与葛友好的同学几乎全来了,一时间我大队青年点儿挤满了人 。我大队的八个女生哭成一团 。第二天 葛的父亲和弟弟赶来 ,老父亲强忍失子之痛,姿态很高 ,没提什么条件同意就地安葬了 。
转过年开春儿二小队给我们盖了新房子 ,我们点儿共六个人 ,选我当伙食长 。我们点还养猪 养鹅养鸡 。男生帮女生干体力活 ,女生帮男生干针线活,菜园子的活大家利用休息时间一起干。我们还学会了推磨做粉条粉皮,腌猪肉灌血肠。日子过得挺红火。有时间男生给社员家糊棚修钟表,女生跟农妇们学裁剪做衣服,还学着给小姑娘们理发 ,给五保户做棉活儿。田间休息时给社员读报纸讲故事唱歌等 ,我们点儿被公社评为先进典型 ,两次在公社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1970年秋,大连市公安局在我公社抽掉了20多人 ,我队的点儿长被抽走 ,从此抽调的大幕被拉开 了。抽调触动了每个知青敏感的神经,大家的思想活跃起来,一时间回城成为每个知青的追求和向往。往日的笑容集体生活的乐趣不见了,l取而代之的是都想法子找门路回城 。我的家庭出身不好,平时总是比别人矮一头,什么时候能轮到我呢 ?我陷入深深的冥思苦想中 。这是我小队的政治队长找我谈话 ,他说:你要想回城就不能处于一般水平上, 必须有突出高人一头的表现, 这样才能有说服力。他的一席话 使我在茫然中茅塞顿开 ,也成了我一生的座右铭 。以后我每到一个地方 ,无论学习和工作都努力 高出一般水平 ,所以总能脱颖而出,这一席话就是我后来一帆风顺的灵丹妙药 。
要想“高人一头 ”必须得走正道 ,干大田农活儿,我体力技术都不行,是高不了别人一头的。但我责任心强,不怕苦和累 ,那时正赶上我小队挖深坑大卷圈,要找一个喂猪的。我积极报了名,队长批准了我 。以前喂猪的是生产队长的老父亲 ,因人手少条件差,年年猪仔活不了几个 ,社员得到外村儿去买。这次我下决心一定向老大爷学经验 多付辛苦为社员养好猪。于是从母猪交配怀孕产仔我都精心照料。我队共有四头母猪都怀了孕 ,预产期在正月十五左右,那年春节我就响应党的号召,在农村过革命化春节 。 虽说自己决定不回家 ,但看到同学们拎包回家时 我还是不由自主的哭了 。数九隆冬我自己守着青年点儿 ,邻居家的女儿与我作伴。春节社员请我吃饭 ,我每天坚持写喂猪日记,和社员在一起忙忙活活也不觉孤单。
过了正月十五母猪陆续产仔了,都是在早晨五六点钟最冷的时候 。那时深坑大圈还没挖好 ,只好将母猪分别放到马圈牛圈羊圈中 。产仔时在母猪旁拢起一堆火 ,产下的猪仔儿身上湿漉漉的 ,就用高粱壳擦干抱到饲养员的炕上取暖 ,小猪崽儿生下来就会吃奶 ,胖乎乎的好玩极了。一只母猪能产六七只小猪 我们特别高兴。我每天都精心的伺候他们 ,我陪母猪晒太阳 ,给他们挠痒痒抓虱子 ,烀猪食,垫圈等。我在报纸上看到给猪做发酵糖化饲料也学着做起来。喂猪时穿着靴子分别跳到马牛羊圈中去喂 。起初我很害怕 ,怕马牛羊踢我 ,提心吊胆。一天一场大雪封住了青年点儿的大门 ,我从窗户跳出去 ,把门扫出一条道来 ,赶紧去看望我心爱的小猪 。有几只小猪冻病了 ,我抱在怀里赶紧往兽医家跑,结果还是死了一只 ,我只好含泪将它埋葬。春天到了 ,小猪们满月了 ,个个都活蹦乱跳的。有一天中午我来到饲养场 ,一个猪影儿都没有了 ,我害怕极了 ,猪都跑哪儿去了 ?喂大牲口的饲养员提醒我是不是跑到山里去了 ?我马上往山上跑 ,光秃秃的山 一个人影都没有,我忘记了一切 ,边跑边喊跑到一个山沟里 ,终于看到母猪带着他的孩子们正在玩儿。我头冒大汗 ,找了根树枝将他们赶回 。
50天后小猪出栏了,社员们手拿麻袋兴致勃勃的排队抓猪崽儿。大家有说有笑,只听有人说:“多亏小江伺候的好,你看那猪崽儿多壮实 毛色油亮 ”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过了几天大队开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让我讲用 ,我很激动。农民的正直淳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从内心感激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教育 ,我第一次感受到高人一头的快乐。
后来就让我到大队学校当老师 ,我接了一个三年级最乱的班儿,我下大力气想尽各种办法,用最大的耐心将此班儿教好 .由于我敢于挑重担 ,受到校领导和家长们的好评。那时学校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儿,唱样板戏编排节目,我们学校的京剧 “ 红灯记 ”还代表公社到县城汇演 ,我是领队之一 ,我们还经常到部队生产队慰问演出 。
七二年秋天 ,营口工厂在我公社抽调二十几个知青,我大队摊一个女名额 。以前抽调都是大队干部决定 ,这次要求各小队,“贫下中农教育委员会 ”和全体知青一起开会评选 ,会议竞争很厉害 ,开到半夜,最后名额决定给我 ,我又一次感到了高人一头的喜悦 。但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就要离开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我跑到庄稼地里放声大哭 ,我真是不知所措 ,我能对她们说些什么呢 ?说实在的,当我坐上返城的汽车 ,心里并不都是喜悦 ,长兴岛——这片教我养我的多情土地 ,给我内心带来太多太多复杂的情感 : 浪漫,快乐,爱情,忧愁,迷茫,痛苦 ,沮丧,怨恨,友谊, 思念……。致使我回城后一次次在梦里见到她,梦见这片土地上教我走好人生路的人 ,现在西坡村的师生们还有微信联系 。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知识青年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毛主席的这番话我认为现在也不过时 。农村条件差生活苦文化水平低 ,正因为这样才更需要知识青年去改变。实践证明,知识在这里能得到充分发挥 ,得到尊重,这里才能更好的彰显人的个性 ,也是最容易出成绩的地方 。四年的知青生活使我锻炼了身体 ,磨练了意志 ,历练了才干 ,锤炼了红心 。我虽然没有上正规大学读书 ,但农村这个大课堂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道理 ,为自己人生积累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难道这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吗?
所以我建议当代大学生应拿出当年“知青精神”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最需要你的地方 ,才是你大有作为的地方 。青年人为实现中国梦,勇敢的向前冲吧 !
2023,09
作者简介:江笑娟(女)营口市高中1967届毕业生。1968年9月下乡复县横山乡,1972年回城进入营口中板厂,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到退休。
推荐语: 复县长兴岛,是江笑娟和知青战友的第二故乡,是让她们永远魂牵梦绕的地方,想起来就感慨万千……
江大姐用充满激情的文字,文笔流畅的回忆自己的芳华岁月,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牵动了读者的心扉,必将引起有共同经历的知青共鸣。——主审
供稿作者:江笑娟(知青,营口高中、68年复县)
本期主审:赵洪柱(知青,特约主持人)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上一篇:知青小院——营口之窗知青征文
下一篇:《情系山乡”小喇叭”》——营口之窗知青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