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之窗网(我要分享“营口故事”)我的“知青”嫂子
王殿勇
一九六八年九月,正值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大地一片金黄的季节。我们杨屯乡苏子峪村迎来了首批从鞍山市第十七中学毕业的六十多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当时被分配到我们生产队的有四男四女,他们之中的一名最俊最俏丽的女生后来成了我的嫂子。
那年,她二十岁,一米六的个头儿,有一张爱笑的脸庞和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再加上一身得体的装戎,看上去即青春靓丽,又落落大方,谁见了都很喜欢,特别是村里一些与她年龄相仿单身狗们,都想方设法的和她套近乎,以此来博得她的好感和青睐,可她对这些人就像看空气一样的不屑一顾,因为她压根儿就没想“扎根农村干革命”,更没想与这些人有什么联系,而是一心想回到父母的身边,回到那个生她养她的钢城。其中有一个乡政府二把手的儿子,在当地派出所上班,是个四六不懂的愣头青,也不知脑子里的哪根筋搭错了,一听说她人长得好看,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模样,便不问青红皂白地就托人上门提亲,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听到这个消息后,村里的一些美丰姿和少倜傥的帅哥儿们,虽然对她垂涎三尺。却不得不望而却步,敬而远之 ,就此打消了这个念头,其中也包括我哥哥。
我哥哥,他高中毕业,是还乡青年,先她一步在大队部帮差,经常干一些操操写写,动动笔头子的脑力劳动,而嫂子则是在我们生产队干着那些春种秋收夏锄草等一些体力劳动。抛开将来是否能回城这个未知数,仅从双方的个人条件和家庭条件的综合因素考虑,哥哥自我感觉自己的胜算很大,也很自信,本想有朝一日通过某种途径或采取某种措施把他和她的关系弄得再近一点,可一听到她决心回城的消息后,前一刻还信心满满,踌躇满志的他,后一刻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因为这是不可改变的现实,理智后的哥哥心里太清楚了,嫂子眼下虽然是人在农村,可她还有一线希望,她现在的处境和《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情况差不多,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说不定哪天政策一变,她就萝卜地拴驴挣缨子了。可自己不能啊!自己是个一出生就被打上标签的农村人,一旦失去升学的机会,无论怎样蹦蹬,也跳不出去这个圈外,和嫂子搞对象,那是盲人翻跟头,瞎折腾,也是做梦娶媳妇,想好事儿。他们俩个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所以他也是想归想,做归做,既然是做梦娶媳妇,索性就先做着吧,反正眼下也没有下家。谁知道有一天竟会因为一件与他们俩个感情完全不搭边的突发事件的出现,一下子就让这种局势风回路转,柳暗花明,让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阴差阳错的让他们俩个顺其自然的走到了一起。
那是嫂子来生产队后的第一个冬天,有一个叫姜秀芝的女生,因其母病重,急于返城,她们三个一起去万福汽车站送她,当时是我父亲用马车送她们过去的,回来后父亲又把她们请进屋里在我们家吃的早饭。在这以前,嫂子对哥哥所持的态度一直是那种不温不火,不冷不热,见面打召呼的同志关系,因为这顿饭的原因,彻底改变了他们之间原有的态势。那个时候,农村的家家户户,生活都很困难,来人待客儿,能炒个土豆丝就不错了,那天奶奶和老婶一看她们三个是本队的下乡青年,平时还认识,就感到格外亲切,早就听说“青年点儿”的伙食不好,每天的饭菜都是清汤寡水的,不沾一点荤腥,又是头一次端咱家的饭碗,处于同情,就动了恻隐之心,破天荒的给她们加了一盘炒鸡蛋,和一盘地瓜片儿,也算是犒赏吧!没想到这顿饭竟神奇般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让嫂子和哥哥的感情迅速升温,也改写了嫂子的人生。从那以后,不管有事没事,她都不由自主,鬼使神差的一趟趟的往我们家跑,我们家人也像对待亲人那样热情的待她,这样一来二去的就越走越近,在快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时候,经好心人一撮合,嫂子也改变了她的初衷,一拍即合,爽快的答应了这门亲事,可当嫂子兴致勃勃的把这一喜讯告知家人的时候,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强烈反对,父亲急不可待的来找嫂子,千方百计地做嫂子的工作,苦口婆心的对嫂子说:“你一个有知识,有文化,不伤不残,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干嘛非要一辈子嫁在这个连兔子都不拉屎的穷山沟里啊!这不是傻吗?一肚子的书都白念啦!再说了,临来之前我已经妥妥的给你定下了一门亲事,人家订亲的彩礼都过来了,还没来得及跟你说呢,那家小伙儿的父亲还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承诺,马上就把你调回去。给你安排好的工作。谁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却在半路上又杀出了个程咬金,这让我回家后怎么向人家交代啊!真是愁死我了……”任凭父亲的好话说了三千六,可嫂子硬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她坚定地对父亲说:“我这辈子生是他家人,死是他家鬼,婚姻大事,我自己做主,你就甭为我的事情操心了”。后来她父亲一看如今这小胳膊真的扭过了大腿,实在是没招,只能就坡下驴,同意了这门亲事。并且临走时再三强调:“你们先这样处着,千万别结婚,一旦有变,马上回去,等你回城后,再找人帮忙,办理你对象进城的事情”。嫂子只是敷衍性的答应了父亲,而后面的事情则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是啊!自古以来,都是只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父母与子女的战争,败阵的永远都是父母。
翌年后,嫂子和哥哥结婚了,婚后的第二年,嫂子又给我们家添了一个男丁。嫂子的加盟,不仅让哥哥如愿以偿,很有成就感,就连我们家人也感到无比自豪,一是作为农村人能娶到城里的姑娘做媳妇,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那是祖上积德,坟地里冒了青烟;二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跟着借光儿,不说别的,就拿秋天分粮来说吧,我们小队是贫困队,每年的人均口粮是三百斤左右,而嫂子的口粮按照知识青年的标准是六百多斤,这样一下就多了三百斤,相当于多分一个人的口粮。对我而言,更是受益匪浅,嫂子看我长得瘦小枯干,卑微可怜,对我格外关照,经常慷慨解囊,为我添置衣物和鞋帽等不时之需,记得在七零年之前,农村人还不知道啥是尼龙袜子的时候,嫂子就送给了我一双鸭蛋皮色的尼龙袜子,当时把我乐得到处显摆,常引得一些发小都争着抢着用手去摸我的袜子。
嫂子她们刚下乡时,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还真的以为她们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到现在才知道,那个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实质上就是为了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同时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对他们也是一种锻炼,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学会了养猪,养牛和种地等各种本领,有的还去了文艺队。当时就因为嫂子平时爱看书,知识储备量大,再加上表现出色,就被抽调到村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干起了教书育人的行档。由于她对学生耐心细致,对工作尽职尽责,在教学的过程中,她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用先进带后进,变后进为先进的办法,带出了不少的学生,班级的成绩也稳步提升,她带的班级,在全乡的一次通考中破例取得名列第二的好成绩,得到了校长的大力表扬。嫂子来到学校后,我也是直接的受益者,记得在三四年级的时候,一次我的班主任老师在讲数学题时,出现了一点瑕疵,都怪我那时太不懂事儿,不该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场合,做出纠正,一下子就让老师的颜面扫地,当时由于脸上实在是挂不住,他就气急败坏地一把把我拖出门外,而后的日子里,他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三天两头的找我麻烦,弄得我整天像中了魔似的一进教室就提心吊胆的坐立不安,很怕一不小心,在哪个环节又出现了纰漏,免不了挨一顿剋。是嫂子到学校后,通过一番运作,才改变了我的状态,让我重拾尊严,为了给嫂子争气,从那以后,我便努力学习,一次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我以全乡第五名的成绩而名列本校的榜首,让嫂子在那些老师面前也很有面子。这期间嫂子还在那教学,直到落实已婚“知青”返城的政策时,嫂子才追随了哥哥,去了盖州城里的某一所小学,还干她的教师本行,就这样一直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干到退休。
有一阶段 ,当嫂子看到和她一起来的同学们都纷纷回城,离开了她的身边时,她突然感到了孤单,也暗自伤过神,流过泪,但始终没有动摇她和哥哥那牢固的婚姻基础,包括哥哥在晚年身体有恙时,也是不离不弃,精心守护。因为她一直坚信任何结果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事后,我也问过嫂子,在那个年代,因你和哥哥结婚而错过了返城的机会,是否后悔过,嫂子说她不后悔,每个人生都是一样,没有在一个地方生活一辈子的,只要是在对的时间和对的人在一起,就是一生中所做的最正确的选择,没有遗憾,只有幸福。再说了,在哪不生活一辈子,小城市有小城市的清静,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压力。我这一生用一根粉笔,一本教案,就能干我热爱的事业,实现我的愿望,我就是赚了,假如当初跟他们一起回城,以我这点资历,还进不了学校呢,当年那些回城的同学中,比我强的比比皆是,他们有很多人都被安排在街道办的企业,一天到晚,累个半死,工资还没有我多,一想到这些,我就知足了,再说这些年也在这里住惯了,少了一些大城市快节奏生活的焦虑,多了几分小城市慢节奏生活的悠闲,这也许就是我的宿命吧!
是的,嫂子说的都是一些实话,没有任何水份,她们的一些同学也非常羡慕嫂子的生活,一些要好的同学在退休后,经常组团去哥嫂家串门儿,在那喝酒打牌,对坐聊天,一待就是好几天,酒桌上经常唠起下乡时的事情,有个叫李宝庭的男生,在农村那段时间,他和哥哥比较投缘,特勤快,一到我们家就帮我们挑水,劈柴,扫院子,反正是啥活儿都干,感动的我奶奶吃一口东西都给他留着……近些年,他们有时来了兴致,一班人还特意驾车去他们下乡的所在地,我的老家转转,看看被碧流河水库覆盖的村庄,他们深有感触地说:“虽然当初的村庄不在了,可记忆和经历都在,这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永远都会铭记,他们最美的青春时光是在这里渡过的,没有那段经历,不经受那份艰苦的磨炼,就像温室里的鲜花,虽然看上去让人赏心悦目,但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更成不了大事,这是他们刻在骨子里,融化在血液中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也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底气,只有他们这一代人才配享受这种特殊的待遇,在和别人同样长度的生命里,写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作者简介:王殿勇,1957年盖州市杨屯乡苏子峪村生人,1981年毕业于阜新电子工业学校,后来被分配到营口无线电机械厂上班,现已退休。
编者的话:
王殿勇为我们呈现的这篇散文《我的知青嫂子》记录了作者在少年懵懂的时候亲身目睹的哥嫂所发生的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
68年秋收季节,村里来了四男四女知识青年,其中一位姑娘长的最为抢眼,她身材适中,面容端庄秀丽,尤其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十分动人。此后这位美女便成了村里适龄男丁追求的目标,其中乡政府领导的贵公子最为卖力,但最终被姑娘拒绝了。本来哥哥也颇有些想法,见此情景也只能是望而却步了。机缘巧合,也许是上天给哥哥创造了这个机会,一天知青的三位姑娘来家里吃饭,刚好这位姑娘也在其中,那天父母用当时最好的饭菜招待了她们,而且一直笑脸相迎,那天哥哥也也有了充分表现的机会。从那天以后,家里常常看到姑娘的身影,渐渐的,她们彼此表露了爱慕之心。对这件事,哥哥的父母是一百个赞成,与此同时,周围的风言风语不绝于耳,而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女方的父母。面对巨大的压力,姑娘初心不改,经过百般努力,终于让父母开了口。此后姑娘成了知青嫂子,他们一直守住这份真挚的爱情相亲相爱,直到今天嫂子提到这段爱情往事,依然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
此时,我想说:那时的爱情应该成为今天青年人的一面镜子。当人们一提到爱情,随之会有一大堆条件,什么房子、票子、车子成了婚姻的准入证,试问:我们当年那些美好的风气都到哪里去了?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此刻我很想说:感谢作者为大家呈现的这篇佳作,这对于人们失衡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教材。
最后,我还要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那富有幽默感的语言驾驭能力点赞!
——主审
供稿作者:王殿勇(出生在盖县杨屯,现在营口市退休)
本期主审:李同雁(知青,特邀主持人)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上一篇:一生的职业——营口之窗知青征文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