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之窗“营口故事”)难忘的“知青”第一个春节
——营口之窗官网知青征文香港投稿
作者:李理
今年是营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第55周年,不由让我想起来自己的知青经历。那是在1968年9月25日,我们“四中”下乡的学生,是被从市里派来的大解放车,送到了复县赵屯公社,当天在公社吃的饭。吃过晚饭后,把我们9个男生7个女生分配到东西沟儿大队、塘坊小队。
我们这个小队,是在复县最高海拔的国旗山脚下。这里盛产苹果,每年大约年产50多万斤苹果。届时刚好是苹果收获季节,房前屋后到处是果树果园,红红的苹果挂满了枝头。
说来我们也算运气不错,这个小队是全公社工分值最高的生产队,每十个工分八毛六分钱。每一天挣14个工分儿,这样,第一年年底,我们每个人就都分到了近100块钱,好不开心。
转眼就到了春节时分,青年点里,全体同学都回家和家人过春节了。当时正值文革热闹时期,我家很不幸,母亲五七年打成了右派,从省里下放到了营口,文革后期清理阶级队伍时,又被揪了出来,正在接受劳动改造。我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给母亲单位党委写了封信,表示我不回家过春节了,要同贫下中农一起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后来得知,公司党委把这封信转给我母亲看了,母亲看了信后大哭一场——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我们生产队,有42户人家,只有2户是贫农,其余全是中农,没有地主和富农,因为这个地方太穷,土地贫瘠。要说地主,我们大队书记家土改前是地主,但是土改前,他家把房产和土地全卖了,这样划成分时,他们家转眼间变成了贫农。所以我们大队,从来不搞忆苦思甜,因为一搞忆苦思甜,一定会忆到大队书记家,这个故事说起来很有意思,很像葛优演的电影儿“活着”中的场面。
这年春节前后,就我一个人守在青年点。当时生产队,有两个队长,一个是政治队长,是管全面的;一个是生产队长,是管生产的。是政治队长安排我吃派饭——就是吃百家饭。
这年春节,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甚而可以说是令人哭笑不得的生活细节,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这个大年三十儿晚上,我在社员家吃过饭以后,回到了青年点儿,才想起来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洗过澡儿了,便搬来一口大缸,烧了一大锅热水,调好温度泡了进去。可以说,搓掉了身上积攒差不多一年的“藏污纳垢”,刹那间感觉全身飘飘然起来,现在回想起来,不亚于在日本泡过温泉之后的感觉。
泡完澡以后,我就把所有的脏衣服统统地放进缸里泡了,打算第二天再洗——因为当时感觉,浑身上下实在是太累了。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水缸里的水全都冻得梆梆硬,衣服怎麽弄也拿不出来了,因为天气太冷了,也没有暖气,无奈,只好等到来年。结果,一直等到来年五月份冰冻开化了,才把衣服拿了出来。
作者简介:李理,68年知青,香港企业家,营口人。曾任辽宁省政协委员;香港知青联常务副会长;冠连五金矿产(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港九新界贩商社团联合会荣誉会长;香港东北人联谊会副会长。
评语:作者用简单细腻的笔调把知情时过的第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时的一件趣事展现给大家,实打实凿,生动幽默。着实使人难以忘怀,广阔天地牵动着多少父母的心,知青的生活,苦中包含了多少无奈。也许正是这份经历,锤炼了我们国家最能干的一代人啊。
——主审
供稿作者:李理(营口知青,68届复县)
本期主审:张志刚(知青,特约主持人)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上一篇:我的“知青”嫂子——营口之窗知青征文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