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分享 > 营口故事 > 正文

我的几个“第一次”——营口之窗网知青征文

王柏柱

2023-10-24 08:00:00   来源:营口之窗   阅读:

营口之窗网(我要分享“营口故事”)《我的几个“第一次”》

作者:王柏柱

我是1975年8月13日,下乡到营口县周家公社三道岭大队,被分到不穷不富的第六小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里有山有水有平原,土地肥沃,广袤丰腴。村口有一条欢唱的小河潺潺流过,山势平缓,不高不陡。各种果树,差参成长,伏果秋果,互相追赶,相映成趣。

这里的农民,质朴善良,勤劳本份,终日辛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第一次干农活就得到本队农民积极赞赏,热情评价。因为我干活使出百分之百的力量,不藏奸,不耍滑,任劳任怨。

我第一次割高粱,不太熟悉,有点手忙脚乱。队长王洪权就很平静地告诉我:“你看,每人抱六垄,别人为什么很有条理地干,看上去很顺手呢?你仔细观察,他是站在第三根和第四根垄上面,胳膊的一伸,左右都能用镰刀碰到,人还不用来回跑。”噢!原来如此,我也照此办理,第二天,再割麦子或谷子,我就可以不被当地农民落下了。

我第一次在农村表演文艺节目,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1976年10月6日之后。我朗诵郭沫若的《水调歌头,大快人心事》。表演巜山东快书》《华主席在山西》,说过相声《四人帮碰壁记》,还表演三句半,小合唱《游击队之歌》等等。

为什么三道岭村在那个年代业余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是我们大队第二生产队有个退伍军人,他是从沈阳部队某个大型文工团返乡务劳的,这个人当年才二十六七岁,很有文艺天赋,天天帮助我们青年点的业余演员排练,一排就到晚上十多点钟,有时停电,就点蜡烛。他的名字叫李月满,小伙长得帅气逼人,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刷下来,回家务农了。

我第一次参加修(加固)辽河大坝是1977年初夏,当地里的庄稼长得挺高了,铲耥三遍,施上化肥,就进入相对农闲阶段,农民叫做“挂锄”。

领导上便组织全县农民壮劳力到营口县西部的沟沿,高坎,石佛等地修辽河大坝,就是给大坝加高加宽。这活特别累,用一块一平方米大小的白布,四个角栓上绳,绳子的顶端扎紧,用扁担穿过绳子两个人抬。抬什么?往白布上放土,约有一米多高,两个人抬起就往坝上跑。一开始身体不适应,肩膀也压肿了,我咬紧牙关硬是挺了过来。主要原因是肩膀已处麻木不仁的状态,身体也适应了。虽然艰苦,但工分给得高。平时在队里干活每天12分,出去修辽河大坝每天30分。到年底结算,每10分5角钱。这一年我挣了4050分。扣除口粮和烧柴钱,我剩下140元。心里挺高兴!

我做为外来“农民工”住在沟沿公社严家铺子大队一户农民家里,这家没有男人,只有一位50岁上下的中年妇女和她两个儿子一起生活。大的23岁,小的18岁。我在她们家里住了一个星期,与她们相处的很融洽。我记得她们家的园子里种了些辣椒,那种辣椒特别辣。

现在,我一想起这件很小的,很平常的一件事,脑子里象电视回放一样,一幅幅当年的画面,令我怀念!也不知那位中年妇女现在的情况如何?我打内心深处希望她还健健康康地生活着。还有她的两个儿子,是否在某个岗位上为国出力。或在家务农,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

以上是我下乡将近整整四年期间里,在我身上,或在我身边发生的故事,其实也不叫故事,充其量是那个年代的生活花絮。要说的太多,要讲的故事也不少,千头万绪先写到这里结束。

总而言之,上山下乡对我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是一种身体的强有力的锻炼!

作者简介:王柏柱(修齐治平)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过知青,参加工作及退休后,一直把写诗,填词,朗诵和京剧演唱省做生命中的四根支柱。

现在是营口诗词学会会员。

营口王充闾先生研究会会员。

营口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三为中老年大学“传承雷锋精神,践行营口有礼”宣讲团成员。

营口大东北朗诵艺术会会员,专职评论员。

省内外多家媒体平台的党史,文史宣讲老师和朗诵点评老师。

三为中老年大学“王晓燕朗诵班”班长。

主审评语:王柏柱先生的知青征文《我的几个“第一次”》,行文自然流露,朴实无华,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这些当年下乡的“第一次”的生动描写,把我们带入了50多年前知青生活的场景之中。

作者第一次割高粱;第一次表演文艺节目;第一次?参加修(加固)辽河大坝;第一次住在当地的农民家中和社员一起生活;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终身难忘。

当年这些看似普通平常的事情?,对于来自城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说不出艰辛困苦,没有下过乡的人是难以体验的。

不管怎样,都过去了,人生的历练和?坎坷有利于未来的路程,能吃苦是这一代人的共性。

作者感触那段青春年华的生活,每每真情流露。文笔流畅自如,有文化底蕴,没有怨言只有自励,读来很受感动。

——主审

供稿作者:王柏柱(知青)

本期主审:赵洪柱(知青,特约主持人)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营口 知青 征文

上一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营口之窗网知青征文推荐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