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之窗网(我要分享“营口故事”)《记忆犹新的瞬间》
作者:胡 然
作为五七战士子女,1970年6月14日,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我就随家下乡,从营口造纸厂来到大连市新金县泡子公社北台大队台前生产队,到1977年10月21日我家回城、我转入大石桥市水源公社大沟大队青年点,再到1978年12月26日,我从这里应征入伍前往海军旅顺基地服兵役,我一共在农村生活了漫长的8年6个月零12天。
绿水青山环绕、五谷杂粮丰盛、瓜果梨桃飘香的台前生产队,位于大连市五四水库北岸。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的社员出工一天能挣一块多钱,是当地百里挑一的富庶之队。在这里,我种过自家的菜园,看过生产队的果园,跟过生产队的马车。另外,我还参加过公社组织的修梯田万人大会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十多年前我上山下乡经历的那些平常往事正在逐渐淡忘,但下面这些瞬间,至今我仍记忆犹新。
一,好笑的瞬间
一天,台前生产队在大院里召开社员大会。会上,每个发言的社员上台后都先说“最高指示”,接着背诵一段毛主席语录,然后才讲自己的话。而赶牛车的苏福春上台说了“最高指示”后,没背诵毛主席语录就直接讲自己的话,这意味着他的话也成了最高指示。台下的社员都觉得好笑。
二,救命的瞬间
一年夏天,我在水库边发现十多米远的水面上漂着一个一动不动、仅露出口鼻的五六岁小女孩,此处水深有好几米,而附近又没有其他人。当时,我用最快的速度游过去把她救了上来,好在她并无大碍,她的家人闻讯后赶来把她抱回了家。此事传开后,北台小学很多小学生写作文都写这件事。救人一命,是我下乡8年多做的最大的一件好事。
三,诡异的瞬间
当年,我家住在五四水库岸边。那是一个月圆星稀的晚上,我在院中眺望水库美丽的夜景。月光下,一个诡异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只见他自东向西、贴着水边、身体悬浮(脚离地20厘米)、胳膊腿摆动极快但不弯曲、行走速度如同骑自行车一样。
谁这样走路?谁走路这么快?出于好奇,我立即向他跑去,当我跑到距他十多米时,他立即拐弯减速走进岸边的地瓜地,同时与我也越来越近。当我和他相距五六米时, 他可能不愿与我接近就顺着垄沟仰卧在地瓜地里不再动弹。我也不愿与他接近便停下脚步凝视了半分钟后慢慢后退。可我仅退了几步,他就马上爬起来奔向水边继续以他的方式赶路,直到消失在夜幕中……
他到底是何许人也?没人能说清楚。从他诡异的“走路”来看,他绝对不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四,凉爽的瞬间
1976年春天,我考进泡子公社文艺宣传队拉二胡。在此后的两年多里,我们宣传队曾多次为全公社13个大队的贫下中农演出,有时也帮助驻地生产队干些农活。我清楚记得,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前夜,我们宣传队是在碧流河水库工地慰问演出。另外,这年我们宣传队还参加了新金县文艺汇演,并留下了一张集体合影。
1977年夏天,我们宣传队帮助驻地于屯生产队大片开花的向日葵授粉,即人工将两盘开花的向日葵脸对脸贴在一起磨蹭。那天烈日当空照,汗滴禾下土。话剧演员李新(后来担任大连市电视台新闻播音员)见我没戴草帽就把他的草帽递给我戴,说是“保护重点”,而他自己宁愿挨晒。此举,让我在酷暑中感到了凉爽。
1977年秋天,全国学习小靳庄活动偃旗息鼓,我们宣传队解散。几乎同时我们家回城,我进入青年点。1978年底,我从青年点当兵来到旅顺,我长达8年多的农村生活至此画上了句号,但余音还在回荡。
五,加座的瞬间
1981年夏天,大连市歌舞团来到旅顺演出,我和战友李旭富上街看到剧场的海报就去买票观看。不料,本场演出票已售完。这时,我在剧场门口传话昔日宣传队队友、时任该团杨琴演奏员吕斌,他听说我来了买不到票进不来后,马上出来把我俩带了进去,并找来两把椅子摆放在剧场第一排座位的前面,让我俩坐在加座上观看演出。这天,我俩非常开心。
六,欣慰的瞬间
2006年秋天,我去大连办事绕道去了阔别29年的台前生产队,在短暂的逗留中,我遇到了当年被我救起的落水小女孩的父亲老于,谈话中得知他女儿小萍的女儿此时正在沈阳化工学院学习。对当年救下的落水小女孩结婚生女,其女又考上了大学我深感欣慰。
七, 欢聚的瞬间
1998年夏天,营口市在营口卷烟厂俱乐部举办知青下乡30周年纪念活动,数百名老知青应邀参加。我作为营口市知青艺术团的一员,参加了本场演出,在大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等歌曲中担任了领唱。本次演出非常成功。
八,回家的瞬间
2009年夏天,我重返我当兵的前站水源公社(水源镇),这回是来到盼盼集团党委编辑《盼盼人》报。另外,当年我还在盼盼集团全国4000多名产销员工齐聚的年终表彰大会上领唱了《咱们工人有力量》。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今,上山下乡的日子过去了五十多年。回想起来,那段艰苦的岁月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今后,我还要故地重游,去观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去采撷香甜的丰收果实,去唤醒沉睡的美好记忆。
作者简介:胡然(胡岩)当过知青、军人、国企工会干部、《营口日报》通讯员、《营口电台》通讯员、《辽沈晚报》驻营口记者、《盼盼人》编辑。
主审评语:胡然老师下乡8年6个月零12天,伴随时光的脚步,青春的足迹踏遍乡间的角落。感慨那段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作者真情流露,通过好笑的瞬间、救命的瞬间、诡异的瞬间、凉爽的瞬间、加坐的瞬间、欣慰的瞬间、欢聚的瞬间、回家的瞬间几个时间节点的记忆为我们描绘了当年知青生活的一个个难忘瞬间。
通过这些小事的串联展现出来的是青青岁月的全貌景象,体现出来的是知青现实生活中的善爱、情义、率真、艰辛和奉献精神。
一段段坎坷印记、奇闻逸事、见义勇为、登台演出、老友相遇等情节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我们看到的是作者思如泉涌,笔下真情自然流露,可见记忆深刻,终生难忘!
全篇文笔流畅,功底不凡,以点带面,烘托全景,读来感触颇深,引起共鸣。
——主审
供稿作者:胡然(知青)
本期主审:赵洪柱(知青,特约主持人)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上一篇:恩师送的红包(小小说)——李同雁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