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之窗“营口故事”)《山村轶事》
作者:王柏柱(修齐治平)
大石桥市(营口县)周家镇(周家公社)三道岭村(大队),这是个人才济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所在。就地理位置来讲,又是三县交界之地。即当时的营口县,海城县,盖县。
我曾经在一篇知青征文里介绍过三道岭村,再说一遍:这里有山有水有平原,土地平旷,沃野百里,土质丰腴,肥沃滴油。有一条随辽河涨落潮的小河欢快流淌,环绕山村。山上瓜果飘香,到了秋熟的时候,瓜果们都羞答答地涨红了脸。
地里种植五谷杂粮,但以高粱苞米的制种为主,当庄稼长得郁郁葱葱的时候,那青纱帐里可以埋伏千军万马!
其它丘陵地带也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好一派北国风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么优越的自然条件,要不产生一批“文豪,理论家,雄辩家”才怪呢!
我下乡到三道岭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整整四年,凡旱田的活全干过了!我干活有个特点,不藏奸,不耍滑,不磨洋工。因此,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交口称赞!
好!不再赘述和显摆我自己,这篇文章主要说一说三道岭村的奇闻趣事,叫做《山村轶事》,与我上篇写的《山村故事多》遥相呼应。
一,评书表演艺术家
我被分配到第六小队参加农业劳动。
大队小工厂有个负责人叫李传绵,讲起巜东周列国》巜三国演义》《水浒传》,那是兴致勃勃,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唾沫星子横飞。有一次他(当时就有六十岁左右,1975年)到青年点办事,现在也想不起来办什么事了,被我们给堵在屋里,非要他讲段评书不可,不然,事就别想办。让你两手空空而返!没办法,他就讲了一段周文王访姜尚的故事。我还是第一次从他嘴里听说,姜子牙看周文王姬昌有诚意,为考验文王的诚心,自己坐在车上,叫文王拉车。这可有点儿“士可杀不可辱”的味道了!李传绵生动的语言加上适当的手势动做,把两个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他讲道“好吧!你刚才用车拉我走了八百单八步,我保你大周朝八百单八年”。1975年尚属文革的特殊时期,李传绵讲这个故事时,告诉我们别外传啊!,并且在他讲的时候把窗户和门全关严了!
现在,回想起当年这段生活花絮,觉得挺有意思。高手在民间,一点儿都不假!
在三道岭,李姓是一个大姓,传字辈的辈份相当高,书记李昌本,是传字辈的晚辈。这一支李姓当时有八个字排辈份,它们是:世传昌茂,中正方园。
现在已经过去快50年了,传字辈的李姓人恐怕所剩无几了。
李传绵老人现在如果活着应该100多岁了。但愿他长命百岁!
二,理论家
三道岭二小队有个社员叫潘家德,大家都称他为理论家。
人长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精明能干,干净利索。
两只圆眼炯炯有神,滴溜乱转。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凭他三寸不烂之舌,在三道岭有相当的知名度。
他家就住在青年点东旁边,他整天到处演讲,老百姓贬之为瞎白话,也不把房子好好收拾收拾,全三道岭几乎都住上了红砖瓦房。而他还住在草房里,那真是“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他一见到我们知青,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大讲马克思列宁主义,讲黑格尔,讲费尔巴哈,讲拿破仑与滑铁卢。讲希特勒与《我的奋斗》等等。还别说,有许多东西,我们这些知青还是头一次听到。
但令我们反感的是:他居然还理直气壮地宣称“我如果有雷锋的客观条件,我也可以成为雷锋”。这就有点太狂妄自大了。有一点,我们坚信:他永远不会成为雷锋。他太懒堕了,太华而不实了。
三,两个疯子
第一次疯子是第三小队的李昌祥。
第二个疯子是第四小队的原德库。
1977年的数九隆冬,天气相当的冷,有一天刚下完一场大雪,初阳东升,一片皆白。大雪反射太阳光直刺人眼。突然,我看见一个蓬头垢面的,三十岁出头的男人,赤脚走在大雪里,踩得大雪发出“格知,格知”的声响。这人就穿了一件外地支援营口地震灾区发的棉大衣(军队的)。兴冲冲地光脚走在大路上,而大路上有半尺厚的雪。
我百思不得其解地问别人,这人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落破到这个地步。
别人告诉我说:“他叫李昌祥,今年32岁了。1968年时他也就25,26岁吧!认识了鞍山女知青姓王的。那女知青能歌善舞,而李昌祥会拉二胡。逢年过节大队排练文艺节目,那王姓女知青唱歌,李昌祥专门给她拉二胡伴奏。时间一长,日久生情,看对眼儿了,怎么看对方怎么顺眼。女知青颇有羞涩的情窦初开,李昌祥心内驿动,小兔子直扑腾。眼看要手挽手走进恋人行列。可世事难料,一切无常,刚下乡时整个社会大背景宣传扎根农村干革命,可是过了几年又开始按名额抽调回城。
这王姓女知青很幸运地抽回鞍山。而李昌祥傻眼了,一连几夜不睡觉,两眼发呆,疯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已经接近如胶似漆,为什么我们已经“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而一纸调令,尽将这一切美好击得粉碎呢?思想走进死胡同,就容易偏执,疯了”。
别人说完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看来两性相吸的力量太大了!而单相思的力量也不小哇!它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一生。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鞍山王姓女知青根本没有那种意思,她只是为了把节目演的好而故意逢场作戏罢了。而李昌祥却上了心,当了真。
现在,这个故事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平心而论,一个城市姑娘怎能看上一个农村青年,宣传归宣传,实际归实际。一切的一切,在命运前途面前,在利益面前,都一文不值,不堪一击!
至于四队的疯子原德库,听说(只是道听途说)也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而疯的。人家无心,他却有意。你为什么不冷静地坐下来仔细想想,从政治,经济,家庭背景,社会资源,你与她(或他)能平等对话吗?如不能趁早散,尘归尘,土归土。
有一天我与青年点几个人,闲着也是闲着(在农村也有这时候)抱着猎奇的心理到原德库家去看看,过了一道低矮山梁就到了原德库的家,我们几个人进屋一看全楞住了:所有窗户都没有玻璃,连窗户扇全都给卸掉了,然后,用砖给堵上。屋里仅能从砖逢里射进几束细光,很暗。
原德库正在吃饭,菜是在铁锅里用清水煮的鸡爪子,那个年代还未兴起吃吃鸡爪子,就在铁锅底部有两个,也没有油,也不知放没放点儿精盐。
在他家墙上,全都写满了《红楼梦》里面含有色情一点的诗,什么贾宝王与龚人初试…王熙凤戏弄贾瑞等等。
哎呦!人啊人!一定要冷静,理智,通过自己的大脑反复惦量一下自己在社会上,在生活里的位置才行啊!
不要盲目自信,不要盲目乐观,那种七仙女嫁董永,那种厂长的女儿嫁给扫大街的,根本不存在!反正我没看见一例!
以上,是我在下乡期间所碰到的,那个小山村的《山村轶事》。时间如流水,一晃50年过去了!这些生活里的场景花絮,现在回忆起来,如同昨日发生。要说有什么社会积极意义,或教育人,或鼓舞人,我看没有!只当做一个或几个有趣故事来听一听,但有一定警示作用,就是凡事要沉着冷静,不急不躁!越是感情的事,就越不能感情用事。
作者简历:
王柏柱(修齐治平)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过知青,参加工作及退休后,一直把写诗,填词,朗诵和京剧演唱省做生命中的四根支柱。
现在是营口诗词学会会员。
营口王充闾先生研究会会员。
营口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三为中老年大学“传承雷锋精神,践行营口有礼”宣讲团成员。
营口大东北朗诵艺术会会员,专职评论员。
省内外多家媒体平台的党史,文史宣讲老师和朗诵点评老师。
三为中老年大学“王晓燕朗诵班”班长。
供稿作者:王柏柱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上一篇:只有岁月才能相告——营口之窗网知青征文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