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分享 > 诗文集锦 > 正文

律诗渊源之考究——宫发

宫 发

2025-02-15 08:00:00   来源:营口之窗   阅读:

(营口之窗“诗文集锦”)律诗渊源之考究

宫发

中国人古时候写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格律,运用字词和押韵比较自由宽泛。我们现在称其为古体。律诗的创生则是在初唐时期,故有唐诗宋词之说。宋要说起律诗的产生,就必须提起两个人,沈佺期和宋之问。之问字延清,虢州获得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人。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内黄县)人。此二人都是在唐高宗年代通过科考进士及第,成为了朝中的大臣。他们的为官资质却都不太好。都是溜须拍马,攀附权贵,为奸佞官宦歌功颂德。更有甚者,他们助虐奸佞,残害忠良,出卖朋友,残害至亲,均被史评为厚颜无耻之辈。

但是,二人的诗却都写的非常好。时年被并称为“沈宋”,当时学者视其为宗。他们曾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同作修文馆学士。宋之问又和李白,王维,孟浩然等著名诗人有“仙宗十友”之称。就是这两个人开创了律诗写作的模式。期间他们创作的律诗不仅数量最多,而且造诣高,才情横溢,文辞华丽,被誉为“初唐之冠”。对律诗的定型做出了重要贡献。沈宋二人虽然所写律诗很多,史评却认为“吹捧奸佞和没有价值的应制之作”。他们生时虽出版了很多集本,但大多散失,流传下来的却不多。这里仅选两首比较有意义的作品供大家赏评。

其一,沈佺期的七律《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其二,宋之问因仕途坎坷,诗里那种歌功颂德,献媚取宠的词句没有了,而代之以真实感情的流露。他在流配途中所写的《题大庚岭北驿》便是真实感情的流露。诗曰:

阳月南飞雁,
  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
  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
  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
  应见陇头梅。

沈宋二人虽头脑灵动,但因时事不济,官运却很坎坷。都曾被流放谪贬。沈佺期尚好,被贬谪后又被召回,最后病卒于中书舍人任上。而宋之问却很凄惨,被谪配后于岭南赐死于桂州(今广西桂林)。

如何评价沈宋这两个历史人物?如果说他们在官场中的所作所为,可以用厚颜无耻来形容;但他们在近体诗开创中的作为,也应该给以充分地肯定。前人对此就有论说:“大底薄其为人而又肯定他们在律诗创新中的地位。”近代文学家郑振铎先生则说:“七言诗开始流行于唐初,至沈宋更有所为七言律。七言律的建立,对于后来的影响是极大的。沈宋的最伟大的成功便在于此。”

看来我们还是应该认定沈佺期和宋之问为律诗的创始者。

作者简介:

宫发,曾任营口港务局宣传部长,煤炭和轮驳公司党委书记,局办公室主任等职

除此而外,本人又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散文学会会员和营口市摄影学会会员。曾任营口诗词学会副会长,辽宁文化产业协会营口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现任本研究会顾问本人毕生从事党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在职期间曾在中央和省市媒体发表新闻、时评、政论、文艺作品和照片等文稿1000多篇,退休后退而不休,每年都有反映现实的旧体诗词在本学会主办的媒体平台和其它刊物上发表,作品紧贴社会现实,有的被收编入市政府和本学会编纂的文艺学术刊物。另外还写了很多时评文章和文学作品在各种媒体平台发表。遵循主旋律,炫耀正能量,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正面影响。

供稿作者:宫发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营口 诗文 分享

上一篇:营口:一组写在乙巳元宵佳节的诗词作品
下一篇:营口:元宵节凌晨雪后——王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