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2011年,中国计量学院校开设“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在国家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可见标准化管理乃是大势所趋。
2013年,一公司第六项目部提出“打造标准化质效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并确定了“制度化、数据化、信息化”和“可考核、可追溯、可复制”的建设原则,目的就是通过对部分管理环节、管理难点、重点工艺流程进行标准化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夯实项目管理基础,减少人为原因所带来的管理盲点、管理漏洞,实现管理提质增效的作用。
标准化管理“提质”。管理是一种人起主导作用的重复性环节组成的行为。难点一在于管理主体“人”的主观性很大,管理人员的变更对管理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难点二在于进行管理环节的重复性循环时容易外界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每次管理的运行质量不一致。而标准化管理能有效的解决这两个难题,对管理流程和内容进行标准化的设计和要求,减少了人的主观因素的在其中的影响力,对管理循环的标准进行了统一,会更好的促进管理效果的一致。如在我们项目管理中最常见的管理环节---生产调度会的组织,由于项目部四个区域生产经理不同,会议的组织流程不一,会议记录更是五花八门,体现到最后就是生产组织的效果有很大差距。为此项目部制定了“调度会记录分析标准化”制度,对会议的召开时间、参加人员、会议流程、记录内容均进行标准化的设计,要求每天必须召开生产调度会,每周三进行生产计划周分析,每月26日进行生产计划月分析,每年度按区域装订成册。形成了对各区域很好的追溯管理,生产组织也更加的顺畅有序,有效的消除的区域间的管理差距,很好的促进了管理质量的提升。
标准化管理“增效”。项目管理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追求管理效益,为企业赢利。项目管理周期长、环节多,管理漏洞必然很多,很多效益就是在不经意间流失的,标准化管理能有效的统一管理的流程,对管理的各项环节进行优化,形成标准,软性的管理在执行起来有硬性的制度相约,能有效的堵塞管理的漏洞。如材料成本在工程成本的占比很大,但是往往我们只是盯住了钢筋、水泥、砂石料等主材,经常忽视了很常见的零星料管理。针对这种现象,项目部对零星料管理进行了标准化的设计,编制了一部《限额领料管理手册》,为施工中常见的362项零星材料建立精确的领料定额数据库,每一段胸墙、轨道梁、大板、每一部沉箱都设置了领料额度,根据年初各区域工程实际工作量制定材料理论消耗总量,并进行奖罚。实行两年来,为项目部节约350万元,小材料中管出了大效益。
项目部实行标准化建设三年多来,完成了12项重点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设计,颁布了8个部室的标准化管理手册,研发了2项信息化管理成果。使标准化管理成为项目制度建设的主旋律,成为每名员工的自觉行为,进而集中精力学习标准、了解标准、崇尚标准、敬畏标准、维护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通过标准化的建设强化基础管理,为项目管理提质增效。
(来稿: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第六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