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之窗“焦点网谈”)营口颜值:少些钢筋水泥 多些公园绿地
郭志民
技术学院旧址利用引关注
位于金牛山大街盼盼路旁的营口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迁往沿海新校区,部分原建筑拆除,之后闲置了四年的校园荒草在疯涨。2022年的春天,这里忽然热闹起来,留下的几座旧楼拆除,运送建筑垃圾的大货车进进出出……
对这样一个新开工的建筑工地,自然引来市民的关注,这里要搞房地产项目?还是商业、企业项目?虽然有过房地产项目的耳闻,但在笔者的心中,却萌生了一个“奢侈”的想法,期盼着在这里建个公园,这一带可是太需要一个公园了!
进入秋季,随着十几座高层住宅楼拔地而起谜底揭开,原来确实是一个房地产项目。笔者并不是说这里一定要建公园,地块方方正正,周边交通便捷,居民购物方便,是个房地产黄金地段。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迷期,有新的房地产项目落地,增加财政收入,满足购房市民需求,是一件好事。笔者想说的是,如果在这里建一座公园也是一个选项,也很好。
作为一个营口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是个环境优美、空气优良、充满生机的城市呢?那么怎样才能建好一座环境优美的城市?应该说首先就是植树种草,建公园嘛!环顾中外的那些美丽的城市,除了江河湖海,平原山川,哪一座城市不是绿色植被茂盛、公园星罗棋布呢?
2004年夏季,当时还没有无人机摄像,一次我市新闻单位记者登上史志办租用的直升飞机,一起从空中航拍营口。有拍摄人员说,除了宽阔美丽的渤海大街、金牛山大街,以及辽河,营口城区满眼都是密集的楼房建筑,少见的是绿色花草树木,只有镜湖公园、楞严寺公园、人民公园等点缀其中。
是啊,在城区,尤其是渤海大街以北的城区,即使不登高远眺,人们坐车或步行,都可见连片拥挤的楼房,城市高强度开发建设,凌乱的城市天际线,使城市风貌缺少美感。建筑密度过高,城市绿化率低,交通拥堵蔓延,城市病让人觉得透不过气。
南湖公园的警示
营口依河傍海,城边有永远角、鸭岛天然湿地,市区亦有人工湖,缺少的是公园绿地。市区除了人民公园,建国以来陆续兴建了辽河公园、楞严寺公园、镜湖公园、森林公园、南湖公园和民兴河公园,七座公园看上去好像不少,但由于公园面积都不大,对于东西绵延10多公里约50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来说,还是显得太少了。特别是不仅公园数量不足,而且公园分布不合理,公园面积过于狭小。从公园的布局上看,多分布在中部地区,西部的得胜路两侧,东部金牛山大街、工农路(即原来的庄林公路,俗称东外环)两侧,甚至我市的景观大道——渤海大街沿线等城市区域,都是公园沙漠。1980年代初,营口曾经在渤海大街东段路北规划了儿童公园,却始终没有实施,规划区域至今早已经是一片楼房建筑。
建国后兴建的公园,除了历经50多年扩建的狭长辽河公园和10万平方米左右的镜湖公园、民兴河公园,楞严寺公园、森林公园规模面积都属于袖珍公园,没有超过此前的人民公园。而南湖公园更是仅有6万平方米,是镜湖公园的一半(园中的湖面小得像个水池子),只能叫小儿科公园,白瞎了南湖这个幽雅美妙的名字!
我省的沈阳有北陵公园,大连有劳动公园,鞍山有二一九公园,丹东有锦江山公园,盘锦有湖滨公园……这些公园占地面积除锦江山公园为90多万平方米外,都在百万平方米以上,有的甚至有300多万平方米。在沈阳的十大大公园中,有九个公园面积超过营口最大公园面积。
营口,没有与城市规模匹配的高品质大公园。
城市建设须倾听民声
城市的开发建设,要有规划思维,要有整体观念,要有长远眼光,在这方面,营口有好的经验(如渤海大街的规划建设),也有不足败笔。城市的规划建设,在重视官员、专家的主张见解的同时,还应广泛征求听取市民(包括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作为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群众,他们对家乡最了解、最有发言权,亦最有真知灼见。
2006年末,笔者在采写渤海大街的系列报道时,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建议说:原传染病院搬迁后,大院还留一片小树林,建议保留这片“绿色”。我对这个建议作了报道(在市民建议的基础上,笔者补充建议“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扩建,建成一处街心花园”),结果市规划建设委员会等政府部门采纳了这个建议,于2007年建成了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街心花园,即现在的泰和园。
2004年,我市建设了南湖公园,是为了南湖公寓住宅小区开发的配套工程。当时南湖公园南部还是大片的芦苇湿地,本来可以圈进一部分到公园里,使公园面积增加2-3倍,即使扩大到南部的东海大街(即六干线)也不为过,因为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公园,其长度宽度公交车跑上一两站地是常见的。结果后来大家都可以看到,随着周边楼盘的崛起,公园游人熙熙攘攘,门庭若市,公园显然是修小了。如果当初修建公园时采取公示等形式征求市民意见,这种遗憾就会避免。
再如,楞严寺公园东南的轮胎厂拆除后建设的丽景豪庭住宅小区,如果用于公园的扩建,对区域景观绿化美化会更好;森林公园无森林,因为园区的面积不达标……
凡此种种,导致了营口公园的独特现象:因为园内狭小憋屈,市民往往要在公园大门外演奏乐器、唱歌跳舞、练拳习武……希望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不留这种遗憾。相比较而言,营口新城区——沿海新区、营东新城,绿化规划建设科学合理。
目标 绿色生态城市
早在2002年,营口市委、市政府就将营口城市定位于“生态城市”, 其目标是要使我们的环境、气候、居住条件、人文等与大自然形成和谐统一,“让营口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城在水中,城在园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强调“今后的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暂时的城市繁荣、经济繁荣”,“要为营口老百姓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今后几十年营口都要朝这个方向发展”。
2022年8月22日,营口市委常委会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工作的扩大会议,强调“打造秀美宜居生态环境”,“让营口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因此,多建设公园,增加绿地,符合营口的“生态城市”“打造秀美宜居生态环境”发展目标,符合市民的根本利益,是造福于民之举,是营口未来发展方向的最佳选择!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辽河国家公园建设的决策部署,我市2022年启动了辽河文化产业带工程(工程北起营口造纸厂水库,经辽河公园、辽河大桥、永远角湿地、西炮台,南至咸水河,岸线总长42公里),这是一件大好事,但除了营口老港至三家子一带,其他大部分都在城区的边缘地带,尚属于郊野公园范畴,这有益于城外“风景林地”的建设,但对中心城区来说还是远水不解近渴,还不能代替城区内的城市公园绿地建设。
最近几年,我市建设了一些口袋公园,例如2022年新建了30个口袋公园,平均每个面积1000平方米,这些都很好,但这些还不能等同于中心城区的标准公园和大面积绿地,“小家碧玉”无法代替“大家闺秀”。从南湖公园以来,营口已经近20年没有建设新的公园了,而在80年代,营口建设了楞严寺、镜湖两座公园。
城市街路的行道树也多年没有起色,许多街路树木稀稀拉拉,难以成荫;有的街路居然没有预留树池子;有的树池子中的死树已拔除了,树池子还是空空如也;有的街路则是树木的空白区……
启动辽河文化产业带工程,今年营口的绿化开了个好头,但城区的公园绿地规划建设,任重道远,还需迈出更大的步伐,因为我们尚处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另外,“辽河文化产业带”是否可更名为“辽河口风景区”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并有影响力、亲和力的景区名字?因为贯穿连接的辽河公园—辽河老街—西大庙(天后宫)—辽河特大桥—永远角湿地—西炮台遗址—牛耳广场—观鸟浪区域等,实际上已经组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风景区。景区原本具有文化的内涵。“辽河口风景区”再适当投资,并在水岸开辟游艇,陆上设置观光电瓶车,可以打造成营口主城区旅游巨无霸,即具有水城特色的景区—“营口威尼斯”。
走出“空地只能建楼”的俗套
早在10年前,国家就规定城市绿化率应不少于30%,目前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排名靠前的城市超过50%。城市各类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如公园、街心花园等)、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等。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营口应利用企业、单位、机关、学校等搬迁拆除等机遇,适当降低城市建筑容积率以及建筑密度,提高城市绿化率,有效解决“一有空地就只想着建楼”等突出问题。绿化除了美化城市,还可以吸收废气、释放氧气,减噪、防尘防风,改善城市微小气候,这对治理城市污染、保障市民健康十分有益。
城市绿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面貌和环境质量。今后,营口应选择适当的搬迁拆除空地等,在城区再规划建设几座公园。还可以启动城郊296万平方米的永远角湿地公园建设,并将其与尚处于“雏形状态”的西炮台湿地公园连接,建设总计420万平方米的“国家级”大型湿地公园。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在渤海大街等街路空地上,补植行道树,让林荫大道走进滨城,让滨城的街路都绿树成荫。
居住区绿地也不容易忽视。近年来,营口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出现一种苗头,住宅楼间的大树一棵不留全部移走,铺设水泥道板,为汽车停放腾地儿。这不是“楼在绿中”,而是楼在水泥中。诸如此类,以及多年前营口市中医院大院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树被无情连根拔起建停车场,绿化让位汽车的现象应该得到制止,并妥善解决。比如,严格控制水泥道板和水泥地面等硬覆盖的铺设,以及合理配置停车设施,建设立体或地下停车场等。
一座城市,当然要搞房地产等等一些项目,但相比那些钢筋水泥建筑丛林,城市的花草树木、绿色植被才是真金白银。“绿色城市”“园林城市”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是推介营口招商引资、引进人才的金字招牌,是一座城市的特色魅力所在。绿化作为软环境,与经济等共同构成城市的综合实力;软实力可以促进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市民才宜居!也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提出 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八字方针。
城市建设要“留白”
城市建设需在房地产等等项目与城市美化绿化中寻求平衡,按比例发展,给绿色留下空间。这如同绘画,如果画面画得很满,不仅使画面分不清主次显得杂乱无章,也使画面失去美感,而要通过留白可以更好突出画面中的主题的道理是一样的。优秀画家的作品,总会留白;优异的城市建设,亦应留白增绿。
城市建设留白,就是要留出公园绿地的位置,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美丽营口的城市风貌,也为子孙后代的城市发展留下空间。具体到某一个街区,某一块空地,或钢筋水泥,或公园绿地,应统筹兼顾。建一座公园,周围受益;建几座公园,整个城市获益。多一些“绿色”看似减少了收入,但从全城一盘棋着眼,可使周围乃至整个城市升值。城市建设须高瞻远瞩,风物长宜放眼量,不以一时论得失。
多建公园绿地,当然不会一蹴而就,应分步推进。建几座公园短期内很难,几年十几年完全可行。GDP在全省位居前列的营口,也具备建设一定规模公园绿地的经济实力。在广泛征求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市民意见基础上,营口要出台主城区公园绿地规划,规划有近期和远期内容,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作为地方法规予以长期贯彻实施,并按国家要求将这个规划向社会公开,从制度上防止随意修改规划等现象。
近些年,颜值高,成为夸奖一个人的网络流行语。其实,颜值也可以用来评价一座城市的面貌。进入2020年代,作为东北“最具幸福感”和争创全国“文明城”的城市,要提高营口的颜值与气质,要建设“美丽营口”,就要少些钢筋水泥,多些公园绿地。让“生态城市”成为营口的发展目标,让“宜居城市”成为营口的美好追求!
文章作者:郭志民(原《营口日报》记者,著有新闻作品集《瞭望者》一书)
供稿作者:郭志民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上一篇:营口:“宽绰大院”诞生记——市民网谈营口小区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