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张女士逛街时被“名贵药材”神奇的“药效”介绍吸引,虽然心存怀疑,仍未能抵住忽悠而掏了钱,等反应过来想退货,已经找不到卖主了。回到家张女士未敢轻易尝试“药效”,其家人上网一查,发现类似事件几年前就出现过。
1月17日上午,张女士在一公园附近见到路边围了几个人,一个男子在叫卖一个黑色塑料袋里装的东西,200元一斤。“那东西核桃大小,长得像坚果,我从来没见过。”见张女士好奇,两个顾客模样的女人立刻热情地向张女士介绍起来。她们称,男子卖的是“桂果”,属名贵药材,回家直接泡水喝,能治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她们还告诉我,刚才有个中药师路过,直夸这是好东西。”张女士拿起几个想看看,一个女人特意指导她,“别挑光滑的,要挑长得不规则的,证明年份长,疗效更好。”这让张女士平添了对她的信任,其间有人询问卖货的男子,为什么卖这么便宜,“之前不都卖380块钱吗?”男子称,因为要到春节了,就便宜点卖了。闻听此言,两个女人一人买了300元的,离开前还热情地鼓动张女士别错过机会。
张女士说,自己心脏不太好,打算先买半斤回家试试。这时现场又来了第三个女顾客要买一斤,并告诉张女士,买半斤看不出效果,一斤才算一个疗程。可张女士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坚持买了100元的。
离开后张女士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儿,遂决定回去找卖主把东西退了,可原处已经没了卖主的踪影。回到家,张女士家人上网一查,发现几年前就有过类似骗局的介绍。
“网上说,连药剂师都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也没听说有这味中药材。”网上事件涉及的照片,跟自己手中的“桂果”一样,连装东西的塑料袋都一样,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张女士希望以自己的经历提醒广大市民,对此类骗局一定要慎之又慎。
现在很多人在街上摆摊出售“药物”,夸大其作用骗取钱财,由于药物不像水果等能当场鉴别好坏,往往回家后才发现受骗,再回头已找不到卖家。而万一卖主以有毒副作用的货品冒充中草药,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易听信街头虚假宣传,用药需遵医嘱。
上一篇:腊味虽美味也需留个神
下一篇:车坏图省心 熟人办事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