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口专访 > 正文

引领农民奔小康的全国老科技先进个人于志汉散记

桦楠

分享到:
2018-05-01 05:29:00   来源:营口之窗   点击:

老骥伏枥

---引领农民奔小康的全国老科技先进个人于志汉散记

桦楠

“莫道桑林晚,为霞尚满天”---谨将诗人刘禹锡的佳句献给那些点燃科技之火,引领农民奔小康的老科技工作者们。

 没见到记者撰写的主人公之前,先看一段对话:

问:“跟农民打了一辈子交道,光走田间地头也走了几十年,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不在家享享清福,还这样隔三岔五地下乡走村的,不累吗?”

答:“现在的人们吃的讲营养、用的讲高档、住的讲宽敞、穿的讲漂亮,而农业更是已经脱离了温饱的概念,我在努力让农业、农民适应现代人的生活。 ”

作答者是年近70的于志汉老同志。他退休前任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作为一名农业专家和科普工作志愿者,于志汉经常受邀做农业产业顾问,现为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顾问。

有人说:退休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但对于于志汉来说是绝对不行的。如下数据是他在夕阳岁月里留下的坚实脚步:

 ---在他的指导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升级。大石桥市清河果树农场栽植的三万株矮寒富苹果树,现已全部结果,成为全省最大寒富苹果矮化园,被省政府授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称号。他指导金桥区道士屯村栽植800亩寒富苹果,建成寒富苹果专业村,使全村人均收入增加到1.2万元,全村栽寒富的专业户都成了小康户,被大石桥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

-----于志汉在指导清河果树农场果树技术管理期间,发现了抗寒苹果中的一个新品种,便及时组织果树科技工作者进行选育调查,并将调查数据报到沈阳农业大学老科协,然后与沈阳农业大学共同选育出了一个苹果新品种,于2011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业品种审定,定名为沈红,该品种在沈阳地区得到了推广。

---他先后为农民解决了“苹果矮化栽培技术”、“苹果套袋病害防控技术”、“锦丰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寒富苹果四有修剪技术”、“玉米包衣播种技术”、“选择玉米良种注意事项”等23个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把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送到了农民的地头、炕头和心头。几年来,他先后总结出了南楼区张官村“山上栽果子、庭院建窖子、销售有路子、果品都戴绿帽子、兴果致富抓票子”的建设南果梨专业村的“五子登科兴南果”等六、七种奔小康的经验;其中有三个村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称号,获奖励资金20万元,李文路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称号。

 从2009年担任市老科协副会长以来,共下乡开展实用农业技术讲座38次,在营口市和大石桥市两级电视台搞农业科技讲座26次,先后16次参加营口市、大石桥市“科普之冬”和“送科技下乡”活动,直接培训农民达5000多人次。并深入到农业生产现场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为农民答疑解惑,解决他们的生产技术难题。于志汉先后编著了《情益田园》、《农业知识一点通》、《寒富苹果故事汇》、《尝遍百果能成仙》、《唐诗与农业》、《农业谚语里的哲学智慧》共六部丛书,并将《中国镁都老年科普通读丛书》发放到全市城乡,为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科技素质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还先后撰写了农业科技论文43篇,其中在《辽宁新农业》杂志发表13篇。他还撰写可操作很强的调查报告。先后被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部门采纳。其中《关于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思考》获省科协和省老科协“建设生态文明新辽宁学术交流研讨”优秀论文一等奖,《关于大石桥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查》获营口市老科协优秀论文一等奖。

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于志汉的拼搏精神,成为科技工作者的一面镜子。也期望于志汉在希望的田野上,每年都收获科技的秋天!


图为于志汉在果园基地调研


实验基地硕果累累

相关热词搜索:散记 小康 农民

上一篇:“鲅马”赛事对营口知名度和全民健身有什么用
下一篇:营口市2018年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