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之窗“营口专访”)做共产党人,暖老百姓心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黄土岭镇党委副书记张东
(图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营口市大石桥市黄土岭镇党委副书记张东,在人民大会堂留影)
这里是令专业司机都感到头痛的偏远山区,道路条件不畅,“上坡下岭”,每逢下雨下雪,就是“泥里长征”。这里曾是年轻人才外流的贫困村镇,村民的平均年龄都在50周岁以上,想要脱贫摘帽,显然“难上加难”。这里地处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的偏远山坳,人们的思想曾一度停留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每当听到“创新、改革、致富”这样的词语,就会莫名地感到彷徨不安,甚至怀疑。
这里就是黄土岭镇,一个曾经长期与“贫困”抗争却不得要领的苦地方。
然而,就是这样的黄土岭镇,却走出了一位年方34岁的年轻干部,他让这个贫困村镇成功实现精准脱贫;他15年如一日在蜿蜒坎坷的乡路上“往返万里”;他在“北上广追梦”的大潮中“逆行驻乡”;他在365天无假无休的工作模式里甘之如饴;他在贫困群众、弱势群体的电话连线中彻夜无眠;他在安全性未卜的腰椎管修复的手术台上,嘱咐妻子一定要“把我的手机开着,乡亲们来电话就说我下手术台就给回复”。
他,就是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黄土岭镇党委副书记——张东。一名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基层干部。
“做共产党人,坚守初心”
“20多岁的时候我就想过,做什么事情,能把我获得的幸福,也给村里的乡亲们分享分享,哪怕是最基本的吃饭、穿衣,也行。”今年34岁的张东回想起自己在营口市大石桥黄土岭镇一路走来的工作生涯,不禁说出了心里话。对于“幸福”,他有着特别的认知,“从小到大家里没让我吃过什么苦,但是当我看到身边的那些贫困的乡亲们连生活都保障不了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幸福的。”
说出这番话时,张东已经在黄土岭镇做了十多年的基层机关工作。在黄土岭镇,“职务不高、工资不高、环境不好”,这真真切切的基层“三不”,却从未令张东望而却步,更是始终没有让他割舍掉对这片土地的记挂。也正是因为这基层“三不”,更让自幼就在父亲经营的乡镇企业中耳濡目染的张东,对这个生他养他的黄土岭镇有着一份由衷的使命感和敢于担当的“倔强劲儿”。每当看到家境贫困的乡亲们在贫困中挣扎,张东的心无一不为这些痛苦所触动。
“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不对!是我必须要为他们做些什么!”这是自从2005年刚刚参加工作开始,张东就不停在心中追问自己的一句话。然而,作为一名刚毕业不久的毕业生,一名“不经世事”的基层办事人员,究竟该如何为乡亲们做有用的事,曾一度让张东对工作产生了莫名的无助。每天接打电话、打字复印、上传下达,循环往复的办公室事务让张东感觉到自己像是在做无用功,“我做的这些,真的是老百姓需要的吗?”对自己的怀疑,令感到懊恼和困惑的他,常常在吃饭、休息时不禁出神。这让身为乡镇企业家的父亲看出了端倪。
“孩子,你要知道,你所完成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在为乡亲们能顺利办成事儿打基础。你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打好,才能让事情顺利地尽快地达成,你所做的,就是大家所需要的。”
初出茅庐的张东听着父亲的话,若有所悟。“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我想成为一名共产党人,更想成为真正让乡亲们需要的人。”
“暖老百姓心,事必躬亲”
一句“成为乡亲们真正需要的人”,让张东在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黄土岭镇一呆就是15年。这白驹过隙的15年里,张东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陆陆续续走出了黄土岭,他们当中,有人去了“北上广”打拼,有人晋升到了更高的职务,离开了这个“进出都要翻山越岭”的山洼洼。唯独张东,还坚守着自己对黄土岭的誓言。
乡亲们有困难,张东手把手帮扶,手机24小时开机,每天需要接打50-100个电话的情况早已司空见惯。来到他办公室的乡亲,通常是有心急如焚的事情需要倾诉,有的人一进屋就情绪激动、难以克制,有的人甚至还行为过激、言辞激烈……可张东却从未因此而“退避三舍”。他的办公室大门随时敞开,他桌上的文件曾被扬洒一地、他的肩膀曾被人推搡过、他也曾在还未开口询问时,就被人莫名地指着鼻子责难……这些,他全部无条件地容忍与接纳了。
“面对老百姓,咱不能有脾气,反过来,咱还要照顾到老百姓的情绪,因为咱们是在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的心,就是衡量我们工作是否到位的一杆秤!”对张东而言,为老百姓做事,他最缺少的就是时间。没有时间喝水、没有时间如厕、没有时间吃饭,甚至生病了都没有时间去医院。没有时间……很多时候,“没有”的又何止仅仅是时间。
没有钱,乡亲们生活没有钱,搞生产没有钱,搞种养殖没有钱,张东就想办法凑,凑不到,就自掏腰包。有人说,“张东,你累这样,不值得啊,开企业呢是挣钱,你这当干部,是干往外掏啊!不挣钱,赔钱啊!”
“虽然是给乡亲们掏钱,但这份钱,我掏的心里暖和,这钱用在乡亲们身上,是用在了正地方,用在了刀刃上!值得!”
2012年,年仅26岁的张东就当上了黄土岭镇的副镇长,从此,年轻副镇长的故事在黄土岭周边远近乡镇的家家户户被传为了佳话。
“在这么好的年龄段,愿意留在黄土岭工作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啊,他能一直在这里,就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啊。”黄土岭镇的村民感慨间,流露出无尽的感激。
一句“希望”,让张东听在耳里,暖在心上。“我的工作,正是乡亲们所需要的,那么,我就该为此坚持!再苦再难,也值得!”
为了这个“希望”,张东完全忘记了自己,“太忙了……很久没有陪家人去旅游了,甚至连沈阳和大连这么近的地方,这几年我也几乎都没时间去了……虽然我爱人和孩子很期盼着能和我一起出去旅游……”提起家人,张东满心愧疚。
“践党员使命 脱贫攻坚”
2016年,张东正式分管脱贫攻坚工作,黄土岭镇的20个行政村中有7个省级贫困村,贫困的“旧疾”“非一日之寒”,对贫困户的认定工作更是“难中之难”。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主观臆断,张东深知,要让贫困户的认定结果经得起推敲、扛得住考验、承得住质疑,就必须身体力行地进行实地调研,“精准”才是硬道理。然而全镇3万多人口的排查工作又何止是“想一想、说一说”那样简单?摞得如同小山一样的农户信息档案,把黄土岭镇政府的档案室塞得满满当当,张东带领镇村干部和选派干部夜以继日坚守在档案排查一线,常常是饭来不及吃、随便糊弄一口,觉没时间睡,大家轮流在沙发上“眯”几分钟……连续日夜轮转作战、常常熬到后半夜3、4点,才肯稍微停下歇一歇。然而这个时间,终究是已经过了能够让人入睡的最佳状态,天将明,人未眠,在黎明即将破晓时,总是张东和乡镇干部们开始入户精准调研的时间。“这个点儿也睡不着了,如果休息,恐怕这一天时间都醒不过来,还不如直接入户!”
就这样,张东带领着乡镇干部们,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压力之下,逐户逐人开展信息采集测算和“两贴一挂”的“地毯式”走访,深入调研、广开言路,成功精确实现了全镇动态调整清退错评户809户2424人,精准建立贫困户家庭档案1591盒,贫困人口详细信息3336份,为实现精准脱贫迈出了“有据可查”的权威一步。
为了让贫困户“精准”地富起来,张东带领乡镇干部,因地制宜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方案,协调落实“五个一批”精准脱贫政策措施,异地搬迁75户,危房改造756户 ,教育扶贫235人,低保兜底1180户2223人,医疗扶贫3336人。按照“一降四有三达到”的退出标准,圆满完成全镇7个贫困村脱贫销号任务;发挥黄土岭镇的广袤山场和柞树资源优势,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工作导向,以产业带动为目的,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和脱贫产业资金为纽带,以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贫困户)为主要经营形式,发展香菇种植产业。截至2020年末,黄土岭镇利用产业带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591户、3336人全部实现精准脱贫。全镇的食用菌香菇产业成功实现了辖区内贫困人口的全覆盖,每年可带动3500人次贫困劳动力就业,年人均增收高达1万元以上,年均带动贫困户享受产业分红约255万余元。截止2020年底,黄土岭镇累计利用上级及社会扶贫资金近亿元,壮大村集体资金约1300万元。如今这里已成为“辽南食用菌第一镇”,“黄土岭香菇”也被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评选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
“为人民服务、不计得失”
然而生活总是有得有失,忘我工作的张东从未想到,自己会因为积劳成疾而患上腰椎管狭窄。长时间的久站和久坐,让张东的第4、5节腰椎发生了错位,压迫神经的疼痛时常令他无法顺利行走和起身,然而忙于工作的张东却始终没有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总是能走就尽量坚持,终于在2019年的6月,长期行走不便的张东突然起不来床,疼痛得无法动弹,最终被家人千里迢迢送到北京做手术。然而手术危险性很高,如果不成功,就有高位截瘫的危险,对此,张东十分担心,“如果我不能站起来,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怎么办!?”对工作的责任和对乡亲们的挂念,让张东在同意手术前久久迟疑。最终,为了能够早些摆脱疼痛、重新站起来,张东终于狠下心,决定赌一把,接受手术。然而在手术前的几分钟里,他依然在嘱咐妻子,不要关掉他的手机,千万不要错过乡亲们给他打的每一个电话,手术结束以后,他会逐一回复。
15年来,张东每天开车将近2个多小时上下班,共计60万余公里乡路,走的是一腔忠诚;正式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近5年来,他365天连续工作制无假无休,拼的是一颗对党和人民的忠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光有一份雄心还不够,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博大的宽心,无我的爱心和“无所求”的“痴心”。“时至今日,我才真正明白,曾经从办事员干起的那一件件细微的事务性工作,是在磨练我的意志,好让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能够做到从细微处着手,在细节处把关,以坚持和耐力取胜。做老百姓需要的人,当好共产党的‘兵’,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张东满心坚定地说。
供稿作者:海丹青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建党百年专题”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稿件,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截取使用。
上一篇:鲅鱼圈,不会忘记他的坚守和奉献(建党百年征文)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