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口专访 > 正文

营口专访:乡医王晓红——记鲅鱼圈芦屯镇一大夫

马小平

2023-02-07 07:00:00   来源:营口之窗   阅读:

(营口之窗“营口专访”)营口:乡医王晓红

在见到王晓红之前,她对于我来说,是个传说。

我的一个朋友身体不适,又有严重的腰脱。四处求医也不见治好。有人推荐说营口鲅鱼圈区芦屯镇有一个叫王晓红的大夫,挺厉害的,可以去试试。我这朋友便按图索骥在202国道边儿找到了王晓红理疗院。

针灸理疗是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当中的一种手段,虽历经几千年而始终受到人们尊崇,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套用一句广告语就是:不看广告看疗效。的确,小小的一根银针扎下去就会解决人体遇到的大问题,其神奇倒是很难用文字来表述了。有时候我们看电影看电视剧,里面有情节说某某病入膏肓,一根银针扎下去便起死回生,这看似不可能,实际上,中医以及针灸和理疗确有这个功效。

药学院毕业的王晓红回到家乡后,和爱人一块儿开了一家乡村药房。虽然熟悉各种药品,尤其是中草药成药或者原料配合,但当看见那些患病的乡亲因种种原因不能到大医院治病,仅只靠药物来维持时,她总是会向患者推荐中药,或者成品或者草药。虽然效果很好,她也深知,如果中草药配合着针灸理疗的话,治疗效果会更好。但她不会针灸理疗啊,她也因此产生了学习针灸理疗的想法。于是,她说服了爱人,把年幼的孩子交给母亲带,只身前往北京学习。经过将近一年刻苦的学习,她的学习成绩比起其他人更出色。得到别的人的夸奖,她却说是有幸遇到一个好老师。也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是啊,人一辈子能遇到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贵人是幸运的。但是,更多的幸运还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得到。

北京学成回来,王晓红遇到一个难题:怎么才让人相信自己有针灸理疗的本事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她主动为别人针灸理疗时,别人摇摇头扭身走去。这时,对女儿充分信任的母亲成了王晓红的第一个患者。王晓红母亲身患多种疾病,村里村外谁都知道。其实乡亲们也在看一个事实,如果说你学成归来,连自己母亲身上的病都没治好,谁会相信你能治好别人的病?而母亲愿意成为女儿的第一个患者,除了天然的母爱外,也有一点有病乱投医的心理。但王晓红却胸有成竹。一个疗程下来,针灸加理疗和中药熏蒸,母亲身上的病竟然消除了。又经过几个疗程,原来的一个病秧子变成一个健康活跃的正常人,这变化可不是装的,装一两天还行,乡里乡亲,邻里邻居,谁的眼睛不是雪亮?这一传十,十传百,王晓红会针灸理疗,而针灸理疗治大病的消息就传开了。原先,她在药房里面只有一间小小的理疗室。患者多了,不得不找个单间。

王晓红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针灸理疗所用的中草药,她自己亲自选的都是优质品,而且给患者用也收个最低价。人心肉长的,患者生了病已经很痛苦,挣钱不易,哪能收不该收的钱呢?她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王晓红理疗院的位置虽然在路边儿,但被周围一家又一家的店铺包围着,不用心来找是很难找到。一个外地在鲅鱼圈打工的人生了病,听说王晓红儿这能治好又不会花很多钱,愣是在路上挨家挨户的找,终于找到了。一个疗程下来,他的病治好了。果然没有花多少钱,他感到不过意,硬是送了一面锦旗挂在理疗室。关于这位患者治病的事,我也只是听说而已,但是,当我看着锦旗上面几个大字时,我相信实际上应该发生很多更吸引人的故事。这乱糟糟的人世间总是有许多故事,而医者仁心,这大概是最能温暧人的故事吧。

刚刚有人听说我采访了王晓红,准备写一写她时,告诉我一个消息。王晓红决定每月都要开一次义诊。她表示要以这种方式来回报人们对她的信任,回报社会所提供的平台。医者仁心而治病救人,这才是一个人从事医疗职业的道德良心。

王晓红还很年轻,才四十几岁,中国传统的中医针灸理疗需要王晓红这样的人来弘扬继承发展,在当下人们越来越对中医理论和效果关注的时候,王晓红向我表示,她会继续向名家名医学习,能掌握更好更精湛的针灸理疗技术。哦,还有一件事,王晓红悄悄告诉我,她想申请一项中草药熏蒸的专利,这种熏蒸法她研究了好几年。她之所以悄悄告诉我,是觉得还不成熟,还有一些可以提高的空间。但我的意见是,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中国的中草药和中国的中医技术在未来会影响许许多多中国人的健康。

加油,王晓红。

供稿作者:马小平(鲅鱼圈)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营口 乡医 王晓红

上一篇:营口:春节假日里执勤特警、环卫工人和外卖小哥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