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之窗“营口专访”)真心付出 无怨无悔
——记营口市西环小区居民王丽女士十三年如一日精心侍奉公爹的事迹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被烘烤着的大地在不断的升腾着滚滚的热浪,树上的一些知了也在不停的扇动着翅膀,发出刺耳的鸣声,小区里一些退休的居民,几乎都走出家门,或躲在树荫下,或者是楼角的背荫处纳凉避暑,其中就有一位面带微笑,推着一部轮椅的女人,她就是多年来一直在朋友圈被传为佳话,且倍受尊敬的热点人物——王丽女士。
她现年五十多岁,个头高挑,身材匀称,弯眉杏眼,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无论是从她的言谈举止,还是看她的穿着打扮,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高端大气,训练有素的职业女性,可实际上她却是一个从业于家庭,干着完全与职业不搭的一份护工的活儿,而轮椅上坐着的这位老者正是她服务的对像,是她十三年如一日,精心侍奉的公爹。人们很难想象她那尊贵典雅的容颜下竟有着一颗纯朴善良,大爱无疆的菩萨心肠。
这些年来,她一天到晚除了干一些正常的家务外,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公爹的衣食住行和吃喝拉撒等生活中的一切琐事。看到这些,有人不仅会问,在法律上,儿媳没有持候公爹的义务,公爹的事情,为什么一定由她来负责?欲知详情,这事还得从她公爹说起。
她公爹今年八十岁,膝下有三儿一女,在他原配妇人去逝后,于二十几年前,又经人介绍与一个同他年龄相仿的女人结婚了,婚后的日子虽然谈不上花开富贵,也算是幸福美满,这样做的结果,即解决了自己的孤独寂寞,又免去了儿女们对他的牵挂和惦记,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左邻右舍的人都羡慕这对半路夫妻成天有说有笑,有滋有味的晚年生活。为了能让生活更宽裕点,公爹在退休后还找了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可好景不长,惨剧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一日在下班回家的途中,不幸突发脑出血病,轰然倒下,幸亏去医院抢救的及时,才挽回了生命,但终因脑主干出血过多,压迫到中枢神经,导致语言障碍和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继婆母开始时对公爹的陪护还是细致入微,一日三餐都精准到位,但经过长时间的斗转星移和四季变换,也不见病情好转,成天的陪伴着这个即不能自理,又不会说话的活死人为他忙前忙后,心情实在是郁闷,再加上后婆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条件也每况愈下,于是,心力憔悴的她,勉强的坚持了两年后便与公爹分道扬镳,带着自己的东西打道回府了。为了照顾公爹的情绪,有利于病情的好转,王丽妇夫俩曾多次登门拜访,并恳请他们这位曾经的继母,看在往日的情份,能大发慈悲,回心转意,陪伴他们的父亲再走上一程,并一再承诺,不用她侍奉,只要陪伴就行,将来二老无论谁走在最后,我们都为你们养老送终,可是好话说了三千六,还是油盐不浸,恩断义绝。这时的王丽才四十多岁,是针织二厂过纱车间的一个小头目,她轻手利脚,年赋力强,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她男人在他的兄弟姐妹中又是老大,其他的兄弟姐妹也没有时间去照顾老人,面对眼前的情况,她们俩口子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是他丈夫,要么是她,权衡利弊,王丽毅然决然放下一切尊卑,忍痛割爱地辞去了工作,把老人接到家中,全心全意地来照顾他。
谁都知道,侍奉人这活儿不好干,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于有语言障碍和半身瘫痪的公爹,更是困难重重,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小锅小灶的料理,端屎端尿,洗洗涮涮,同时,为防止肌肉萎缩,促进康复,还得给病人按摩,一整套的下来往往一忙乎就是一身汗,这对于一般人来说,不是身体力行,没有个“三脚猫”的功夫还很难胜任。那种境况不用想,就知道有多难了。开始时,王丽还真不习惯,她公爹有啥事情,只能靠眼神和手语和她交流,有很多时候,她看不懂,只能凭感觉或自己的内心揣摩,一天到晚所面对的都是这些一成不变的重复性劳动,特别是在接触到那不可提及的脏臭环节,把她恶心得直反胃,处于妇女更年期的她,情绪几乎濒临崩溃边缘,幸亏有她丈夫在下班后能帮她分担一些,才让她疲惫的身心感到多少有些轻松和宽慰,要知道,由于贯性思维模式,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这种角色转化无论是从心态上还是手法上都需要一个过程,当她的心态和手法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开始适应时,公爹又来了一个二进宫,第二次住院,而这次与往日不同的是除了医生和护士外,只有王丽一个人在公爹的病榻前,单枪匹马,孤军奋战,虽身心疲惫,但脱胎换骨,最后成长为一名刀山火海,无所不能的“钢铁侠”;公爹生命中的保护神。
那是在王丽刚接手后的不久,有一天,王丽在家刚喂老人吃完饭,就发现老人有些不对劲,脸上突然有些扭曲,嘴角也流出了哈啦子,她一看形势不妙,就赶紧拨打了120,等到了医院才知道老人脑出血的病又犯了,这次正赶上他丈夫去外地出差,用赵本山的一句戏词就是,“本节目的报幕员,演唱员都由她一个人担任”,她一个人一边交住院费,一边又看护病人,在医院里像走马灯似的跑来跑去,全程守护,一直忙了十三天,才又一次把她公爹的生命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在医院的那段时间里,即使是家中偶尔有公爹的其他子女来看他时,也是蜻蜓点水,像应付差使似的点一卯就走,在外人眼里,老人不像是他们的爹,倒像是王丽的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像是一个槛外人,一些患者的家属,看王丽每天给病床上的公爹一口口的喂饭,一把屎一把尿的侍奉着,都以为他们是亲生的父女关系,夸她是孝顺贤惠的好女儿,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却是一个为人女儿,为人妇,为人母的儿媳,人们无不为之震撼和感动。这时的王丽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觉也顾不上睡,十几天下来,整个人都廋了一圈儿,一些患者家属看到这种情况都十分心疼,在回家取饭时也特意为她多带了一份,有的还专门出去为她买饭,除此之外,有人还把自己的床位让给她,替她照顾一会儿老人,让她休息片刻,其中的一个邻床的老太太年轻时和她有着同样的生活经历,看她持候老人的技术还不太闲熟,有时显得笨手笨脚,就以现身说法,用她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手把手的教她怎样扶公爹仰卧起坐,怎样翻身接屎接屎等一整套的熟练技术,仿佛得到了大师真传一样,让她立马就感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浑身上下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一时间心胸豁然开朗,她深有感触地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真情处处暖心怀啊”。
二零二二年底,在全国解封,疫情开放,肆虐横行时,和全小区的人一样,王丽她们一家人一下子也都阳了,她和丈夫都周身疼痛,吃不下饭,尤其是她的公爹阳得更重,一连几天高烧不退,一双求生的眼神在无助地盯着她和丈夫,一时间好像命运的钥匙就掌握在她和丈夫的手里,所有的医院,都人满为患,水泄不通。各大药房也买不到所需的药品,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就在第一时间给她在外地某医院工作的女儿打了电话,向女儿求助,在她女儿把所能搞到的药品邮来后,她又借助视频和她交流,让女儿一边给她指导,她一边仗着胆子,按照要求,颤颤巍巍地给她的公爹扎下了第一针点滴,后来接连的几次操作,一次比一次熟练,终于是药到病除,又一次挽救了公爹的生命。她公爹一次次的被她的孝心所感动,逢人就为她点赞,还用他那只能动的手拿着棍子当笔,在地上歪歪扭扭的写下了几行大字,“我儿媳妇是全天下最孝敬儿媳,她对我的关照,比我亲生的都好,我这一辈子活的值了……”老话说,万事开头难,时世造英雄,因为疫情,她学会了扎针,为了更好的照顾公爹,她除了正常的为他洗脚,剪指甲外,还学会了给公爹理发。另外,在如何搭配公爹的膳食上她还下了很多功夫,原来她的厨艺水平是用久了的皮筋儿,稀松平常,现在的水平则是三辈子没有儿子,绝了。一些了解她的人都夸她,个人素质高,干啥像啥,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了厨房的一把好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可塑之才。
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话多少有些片面,像王丽精心侍奉公爹的事迹,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得很快,开始是在本小区里被广泛传播,后来又很快传到了西市区,在西市区举办的一次敬老爱老活动中她被光荣的评选为孝敬儿媳,当有记者问她是什么力量和信念支撑着她,让她许多年来一直义无反顾地照顾公爹,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啥也没想,我只知道老人病了需要有人照顾,我把公爹侍奉好,就是让丈夫每天都不为他爹的事情分心,做到高高兴兴的上班,平平安安的下班,到月底能把该得的工资一分不少的拿回家中,让一家人都能快乐的生活,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说我有私心的话,那就是我不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相信有因果轮回,谁都有老去的一天,人吃五谷杂粮也难免有生病的时候,一旦我有那天,我也希望我的子女能像我侍奉公爹那样善待我”。
是啊!多么纯朴善良的语言,无需粉饰,也不用包装,这是王丽与生俱来,从骨子里就有的高尚情操,在上班期间她就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和 “革新能手”,和工友们之间的关系也情同姐妹,当时得知她辞职回家的消息,厂领导都再三挽留,一些姐妹们都与她难舍难分,以泪惜别,因为王丽始终是干一行爱一行,她爱厂如家,团结同志,勤奋工作。记得有人说过,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王丽为单位的付出,为家庭的付出,是一种境界的美,一种情怀的美,有句名言曾说过,“美从来就不缺少,缺少的只是发现”。她的这种美,也许会影响着 她的家人,影响着社会;也许会影响着一代人,乃至几代人。这取决于舆论的导向,社会和谐以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让我们每个人都以实际行动去创造美,不遗余力地去发现美吧!让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供稿作者:王殿勇(营口)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