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荷塘月色》
金 川
散文大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感受风儿的细语,抚慰媚夜的轻柔,聆听蛙鸣的缠绵·····顷刻,我的思绪,我的目光,形成了立体,当我从散文大师“语言的茶壶”里,倒出散文语言的轻巧、情韵的缠绵、文风的酣畅时,感悟到散文的意境,感悟到散文的真谛!
钟情散文,迷恋散文,守护散文,视它为生活中的伴侣。有了它的陪伴,我仿佛坐在暖暖的火炉旁,聆听一位长者讲述美丽、动人的传说!记忆中的《荷塘月色》,它犹如一幅富有生命力的水墨画,给人以心境,给人以陶醉,给人以遥想······当我被散文大师牵着手,走进《荷塘月色》章节里时,便与他一起感受散座庭院的闲情。此时,我和大师一起走出他设计的院落,沿着荷塘僻静小径,拾起那份恬静闲情!《荷塘月色》这篇经典文章,最令人陶醉的是源于心底、源于灵魂的描写:那碧透荷叶,那薄雾似纱,那水动如练,那荷藕馨香,那月光如银。确切的说,《荷塘月色》让每位文学爱好者的思想都能沉淀下来,并用惊奇、温暖、贪婪的目光,与散文章节里的月光约会,与碧透荷叶拥抱,与绵绵薄雾相恋,与蛙鸣一起舞蹈,与悠悠清风交谈,与摇曳的杨树相依······为使《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充满色彩性、娱乐性、生活性,散文大师朱自清,在《荷塘月色》散文的章节中,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把一对靓男媚女“弄船采莲”,情媚交杯,唱着采莲歌,嬉游春末夏初的情景,描写得色彩浓重,情意绵绵;同时,大师还引用了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诗中曰道:一女子心中生爱,似爱如命,时常思念情人,作者透出对爱的敬畏,把人世间洁白如雪的爱情,描绘得情韵绵绵!令人倾倒!
鉴品《荷塘月色》,犹如与散文大师对话,从此,我知道了散文的灵魂,和读出了他对人世间爱的渴望、情的缠绵;鉴品《荷塘月色》,犹如聆听散文大师的教会,顷刻,我的心窗被打开了,聆听到他心的共鸣,聆听到他血液的流畅······与散文相伴多年,在散文多彩的季节里耕耘,有了大师文字的陪伴,生活就不感到孤独,创作散文时就更富有激情!
散文她以多元素,语言流畅,韵味深远,多于情调,高于其他文体之上。我国散文创作,源远流长,在康熙、乾隆朝代,以方苞安为代表的桐城派”,使散文创作进入鼻祖时代。同时,每个时代的散文创作,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先秦散文”,充满哲理,令人深思;“汉代散文”,通古变今,史传性极强;“六朝散文”,透出建安风骨,见长于雄浑刚健;“南北朝散文”,言简意赅,篇篇通神;“唐宋朝散文”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其创作,更是波澜壮阔!
散文,犹如一杯热茶,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回味;散文,恰似欢愉的音乐,给人以激情,给人以快乐;散文,情韵成淅沥的细雨,给人憧憬,给人怀恋······散文这一文体,是通过作者心灵的感悟,把市井、文化、民俗、历史连接在一起,并其让作者的笔锋,流畅如水,形如流云,花香天下。了解散文,是为了吸允它的精髓;爱戴散文,是为了珍藏它的灵魂。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散文创作的多样化,使爱戴散文的人,并对散文有这样的感悟:散文,有酒的灵魂;散文,有花的芳香;散文,有画的色彩;散文,有情的缠绵;散文,有月的明媚;散文,更有阳光的温暖······
在中国文坛上,散文创作之所以熠熠生辉,因为有了,能让人聆听懂的朱自清;能让人情拥的林语堂;能让人品味的梁实秋;能让人欣赏传奇色彩的张爱玲;能让人获悉中国历史文化的余秋雨;能让人嗅着乡土浓情的林清玄。有了诸多名家参与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创作,才会步步登高,并给中华民族文化留下瑰宝!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了它的陪伴,我就不会孤独;散文,意境深邃,有了它的陪伴,我的生活就充满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