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之窗“青青橄榄”)《营口怀旧》系列之五 十年电影
我看电影大约始于五六岁光景。记得第一次观看电影在1956年,跟随父亲在营口的人民电影院观看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这是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由白杨主演。影片人物形象个个生动鲜明,血肉丰满。贺老六的纯朴、忠厚,阿根的老实、善良,鲁四老爷的伪善、残忍,柳妈的迷信、麻木······尤其是祥林嫂冻死在风雪之夜的悲惨场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烙印在脑海深处。并由此开始阅读鲁迅的作品,连续几年看完了十卷本的《鲁迅全集》。
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国产电影突然异常繁荣,出现了新中国以来第一个高峰期。我几乎每周日都跟父亲去看一场电影,加上学校不时也包场观看电影,这期间,我看了不下四十多部国产影片,能记得名字和些许电影情节的有:战斗片《上甘岭》、《平原游击队》、《董存瑞》、《铁道游击队》、《南岛风云》、《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地雷战》、《突破乌江》等;反特片《羊城暗哨》、《寂静的山林》、《山间铃响马帮来》、《51号兵站》等;故事片《青春之歌》、《柳堡的故事》、《李双双》、《今天我休息》、《十字街头》、《槐树庄》、《老兵新传》、《暴风骤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聂耳》、《林家铺子》、《五朵金花》、《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日》、《停战以后》、《早春二月》、《农奴》、《甲午风云》等;神话片《画中人》、《秋翁遇仙记》、《阿诗玛》、《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1964年初,我看完胡可编剧,胡朋主演的《槐树庄》,写了个观后感,寄给《营口日报》,出乎意料的竟然发表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变成了铅字,还得到6元钱的稿费,真是喜出望外。更巧的是,当年我们初中的升学考试语文试题,竟然是“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当时的高兴劲,可想而知了。可分数出来后,吃惊的是80分。当时学校的语文教师不忿,查卷后得知,因为当时卷头是封着的,评分老师对《营口日报》的槐树庄电影观后感有印象,认为有抄袭之嫌。待拆封后与《营口日报》一核对,真相大白。更改误判太繁琐,只好作罢。结果,我当时数学100分,政治100分,语文若是100分,就会大满贯取得全市第一。由此看来,过早发表作品并非好事。
那时看电影主要在市人民电影院。人民电影院是在1920年左右日本人铃木友一在当时的永世街二本町开设的一家电影院。整修后,1953年更名为营口市人民电影院。也有在第二工人文化宫看电影。二宫原先叫地方工业企业俱乐部,后改名为市第二工人文化宫。人民电影院内有楼上、楼下观众席。一进大门便是宽敞的大厅,我清楚记得大厅上方悬挂着二十二位电影大明星的巨幅照片,流光溢彩,灿烂夺目。每当观众步入大厅看到这些曾经熟悉的面容,都在议论谁谁主演过什么影片,唤起那曾经熟悉的情节,还有那曾经储存在记忆里清晰不忘的故事,在不同年龄层的影迷心中,演绎出不同的华彩和凄厉、哀悲及美丽······我曾经在笔记本上认真抄写过他(她)们的名字: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田华、王心刚、王晓棠、祝希娟。
1964年底不知什么原因,悬挂在电影院大厅的“22大明星”的巨幅照片全部取下来了。不但照片取下来了,而且所有的电影也基本都停止放映了。
再后来,人民电影院改为蹦迪乐园,第二工人文化宫变成了康乐宫,从看变成玩了,再后来,便都一并消失了。
再往后,看的电影更少了。近十多年,我好像只看过《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泰坦尼克号》等这几部电影。于是,从1956年到1966年这十年看过的电影,便成为记忆银行里储存的黄金,支付给我的精神利息,也变得弥足珍贵了。
作者简介:从拿手锤到拿笔杆,干得还算不错。坚持业余文学创作五十年,有百万文字问世,偶尔获奖。身体状况尚可,至今还在上班工作。
供稿作者:王玉通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上一篇:大白菜咏叹调——《营口怀旧》系列之四
下一篇:最后一页